第140章?戰略核心
稷下學宮的開啟已經步上日程,但是還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賈詡散布天下各州郡的探子也要一定時間準備,以確保消息能夠迅速傳遍天下而不被世家封鎖。
與此同時,田澤也在進行最後的收尾和布局。
和袁紹罷戰隻是一時之策,田澤也不會相信袁紹會真的遵守那所謂的兩年停戰協議,隻要時局合適,袁紹有的是理由撕破協議,北上冀州。
稷下學宮的開啟隻是田澤大動作的其中一步,同時將要掀開的底牌還有很多。
屆時,隻怕天下世家都要沸反盈天,再來一次諸侯討田也未嘗不可能。因此,田澤必須要確保一個相對安全的外部環境。
待到袁紹出兵青州、中原諸侯內鬥,屆時便沒有諸侯能夠有餘力對付他。而沒了諸侯領頭的世家,終究隻是一盤散沙。
和袁紹休戰的必要性就在於此。
當然,袁紹的想法和沮授的籌劃田澤能猜的到,他早已想好了應對之法。
罷戰,不意味著田澤就要坐以待斃,被困死在幽州。
要知道,他治下的海軍可不是袁紹能夠比擬的,青州東萊附近的地盤已經被他派兵掌控。田澤想要擺脫封鎖,輕而易舉。
而且,短期之內田澤必須要將絕大部分精力用於內部發展,和袁紹互相傷害、被眾諸侯牽扯精力都不是田澤願意的。
與之相比,田澤寧願看著袁紹和中原諸侯廝殺,自己隻需要維持一定的平衡即可。
袁紹勢大,他便可以在邊境增兵,逼迫袁紹回手,否則的話,袁紹進一步,他也會跟著向冀州進一步,以確保局麵的平衡。
而中原諸侯坐大,基本不可能。不是田澤小看他們,而是田澤相信袁紹的能力。
如今大勢在他,他能穩得住,袁紹的野心卻逼得他必須得按照田澤安排的劇本行事。田澤隻想安心的做個維持平衡的裁判。
……
薊縣州牧府的密廳,典韋在外護衛,田澤與賈詡、陳宮、田豐、郭嘉、荀攸、程昱和董昭七人正在商討接下來的整體戰略。
拿下冀州的計劃終究是失敗了,這也意味著程昱趁亂一統北方、繼而席卷天下的速勝戰略基本破產。
但這也在眾人的意料之中,因為這麼做的隱患太大了,治下官吏和兵力短時間內根本跟不上。
不同於其他諸侯的戰略是以地盤和兵力為導向,田澤的戰略從根本上,是以人口為導向。
“主公,協約簽訂後,按照我等的推測,接下來袁紹最大的可能性便是兵進青州,繼而南下中原亦或者西進並州,以積蓄力量、壯大勢力,之後才會與我等全麵開戰。”
田豐先將當前袁紹的動向進行了彙報。畢竟袁紹是當前大敵,與袁紹的攻守關係決定了田澤接下來的戰略布局。
田澤點了點頭:“我們的布防和太行山計劃進展的如何了?”…。。
“雲長已率三萬精銳駐守於冀州北部的博陵、河間、渤海一帶,以防袁紹的騷擾和偷襲。並在逐步將其中願意遷移的百姓陸續送往幽州。”
程昱指著地圖上貫穿冀州西北部和並州太原郡的太行山脈,繼續說道:“公明則是率兩萬大軍駐守於常山郡和中山郡一帶,與雲長進行協防,共同護衛幽州的南側防線。”
“依仗太行天險駐防,公明正在山脈之中修建鄔堡關卡,以做長期固守的準備。”
陳宮的手指順著整座太行山向下而行:“宣高正兩萬精銳順著太行山脈南下,進駐並州太原郡一帶,並依仗太行山脈聯合公明隔絕冀並二州的聯係,確保袁紹無力西進。”
關羽、徐晃、臧霸都是能夠獨當一麵的帥才。關羽與徐晃關係極好,而且配合默契,協防幽州南境絕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