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田澤的讚揚,張昭略有些尷尬:“主公,其實這種情況並非昭的功勞,而是……”
張昭微微停頓了下,他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比較合適。
其實他做的事很有限,雖然邀請了一些大儒隱士,但帶來的士子卻並不多。
之所以這段時間無數士子蜂擁而來,完全是百家內卷的結果。
正當張昭不知該怎麼解釋的時候,二人已來到了論學閣內。
打開一間大廳的廳門,田澤當時就被鎮住了。
數百士子分列兩側看台,中間八人相對而坐正在爭辯。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此嚴苛的等級豈不是任由強者欺淩弱者,君主便可肆意妄為,無論任何暴行皆不可製,儒家所謂的仁豈不是謬談。”一名墨家士子義憤填膺的說道。
“人人平等,那我等士子如何與百姓平等,天子如何與庶民平等,難不成愚民人多便要聽愚民的?墨家所謂尚同,最終不還是讓天下人都聽天子的,談何平等,與兼愛之說更是自相矛盾!”一名儒生也駁斥道。
……
看著這一幕,田澤突然有種觀看大學辯論賽的感覺,雙方毫不在意田澤的到來,你來我往的進行交鋒。
每當其中一方發出精彩的辯駁,其後方觀看的士子便紛紛鼓掌不已。旁邊還有德高望重的大儒主持和計分。
這是田澤當初定下的規定,爭辯也要有規則,總不能亂吵一氣,更不能說是誰的聲音大誰就有理,要不放些驢過來就贏定了。
田澤索性直接將後世辯論隊的那一套稍微改改用了起來。
津津有味的看著雙方的辯駁,田澤隻覺得大有收獲。…。。
這種辯論就好像“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辯論一樣,很好看、很精彩。
雖然感覺似乎沒什麼用、意義不大,但卻可以給人以很好的啟發和思考,讓人從更多的角度去看問題,活躍思維、錘煉思想、啟迪智慧。
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最終還是儒家占據了一絲上風,不過墨家也沒有輸的太慘,但一群士子臉上滿是不忿之色。
待到結束後,田澤才緩過神來,感覺頗有收獲,對於治國理政似乎多了一絲體悟。
張昭卻是歎了口,說道:“主公,情況就是這樣。”
“現在每天論學閣內的這種辯論不下數十場,而且規模都不小,少的幾十人、多的幾百人。幾乎所有的士子都參與其中,各自代表著彼此的學說,贏了也就罷了,輸了的不服氣就得叫人。”
“儒家因為人數多,而且這數百年來的積累深厚,所以總是居於上風,以至於百家都不服。”
“一開始百家之人前來的總共不過數百,這半年來因為辯論一事,翻了好幾番,人數加起來比儒家還多。”
“尤其是董昭還立了個百家傳承榜,不僅將百家按照學分、辯論表現等,綜合起來排列其中,還列出了所謂的傳承家族排行。”
“結果現在爭鬥的更厲害了,雙方你來我往的,儒家也開始喊人了。百家之間也開始了爭鋒,各學派內部還因為正統之位爭鬥不休。”
“現在根本不用我和子乾公再喊人了,天下士子都自發的前來稷下學宮。有的並非是為了求學,純粹是為了爭一口氣。”
說到這裡,張昭不禁長歎。
人啊,就算避得過名利之心,還有親友之情、學派傳承、好勝之心等。
稷下學宮這樣一個相對公平而又隔絕於世的求學交流環境,對於士子的吸引力幾乎是致命的。
當前來的士子達到一定數量,更會產生巨大的輻射作用。
哪個士子沒有幾個親友、師長,遇到好事自然要分享,自家學說被貶低了自然要喊家裡人找場子。
尤其是那所謂的百家傳承榜,若是亂弄一氣也就算了,但董昭為了打響名號,特意求的蔡邕主導此事,規則公開透明而且相對合理,讓百家之人不得不正視,不得不爭這口氣。
就這樣,卷來卷去,稷下學宮的士子越來越多。
原本一些隻是想來試試水的百家之人也不得不被牽扯進來,再不來,自家學說就被打壓成不入流了。
(本章完)
長不大的肥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