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搖人
稷下學宮,因為田澤等人忙著處理內政,百家傳承榜之事直接全權交給了盧植和蔡邕處理。
看著桌上堆積如山的竹簡,蔡邕深深的歎了口氣。
“子乾,要僅憑你我二人,沒有個兩年時間怕是都弄不完,必須得找些人幫忙了。”
“你有什麼建議的人選嗎?”盧植問道。
對於此事,他也很頭疼。
原本以為隻是單純的想要激勵百家學子、加強內部交流,結果沒想到這事越弄越大,弄得直接和世家興衰、數千萬畝良田掛上鉤了。
而把這件事搞大的那群人,折騰了這麼一通後,現在竟然直接撂挑子不乾了,還留下一句話:他們參與怕影響公正。
這個時候想起來怕影響公正了,咋就不怕把他們折騰死。
這段時間盧植接到的信件比大半輩子收到的都多,以往的諸多弟子、好友、同門紛紛登門拜訪,逼得盧植都想和司馬徽一樣直接遁入後山了。
不過這也確實是田澤的意思。
文化傳承還是不要摻雜太多的政治因素為好,稷下學宮極其重要,既然已經步上了正軌,也是時候放手了。
田澤借此契機準備將稷下學宮完全獨立,除了少數不得不掌控的幾家外,其餘直接全部放養。
一種不摻雜任何其他因素的學術環境,才能更好的激勵各種思想不斷碰撞發展。
“司馬徽、龐德公、管寧、陸康、王烈……”蔡邕直接道出一連串的人名。
原來他還想著自己把這事弄好,但現在看來他真是太天真了。
說起來簡單,隻是個排行和評比,但想做到公正合理,前提是你得深入了解,能夠公平的評判,起碼讓彆人找不出太過明顯的漏洞。
現在這事那麼大,所有的世家都盯著他們,一點小疏漏隻怕都會被無限放大,一個弄不好,怕是要出大問題。
但是諸子百家各有所長、天下世家又是家學淵源,即使是他也難以做到全麵兼顧。
此前花了小半年弄出的排名方式,雖然整體上被百家士子認可,但終究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隻不過瑕不掩瑜,多數人並未提出而已。
現在牽扯到巨大的名利,原本不甚在意的百家士子也紛紛提出了各自的意見,光是指出的不足便堆滿了麵前這些。
必須得搖人了!
聽到蔡邕說出的一個個名字,盧植皆是點頭讚同,但最後提出了一個疑問:“你確定能把他們請來?”
“不確定。”蔡邕直接了當的說道。
都是名滿天下、站在學術界頂端的人物,其中不少皆是淡泊名利、隱居山中之人,蔡邕哪有把握把這群人請來。
“試一試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能請來多少是多少。”
盧植聞言,輕歎了口氣:“也罷,你我親自上門相請,豁出這張麵皮不要,能請多少是多少吧。”…。。
自稷下學宮成立之後,盧植被捧得太高了,一直心中有愧,準備將其當做自己畢生的事業來做,借此贖罪。
尤其是在田澤與他深談一番,準備徹底放手之後,盧植隻覺得身上的擔子有千斤重。
肩負著整個民族最為核心的文化傳承的重任,他不敢有一絲懈怠。
“對了,你家那位女公子,很不錯,也可位列其中。”
此前的百家傳承榜便是蔡琰協助蔡邕完善的,其才華令盧植都為之驚歎,若非女兒身,怕是足以名滿天下。
聽到盧植的話,蔡邕眼中閃過一絲自豪和猶疑:“昭姬畢竟是女流之輩,參與此事,是否……”
盧植毫不客氣的直聲道:“誰有意見,讓他來找我。”
“女子又如何?當年‘班大家’才華橫溢、譽滿天下,既收徒授業、又參政受封,何人敢不服?”
對於班昭這位自己老師的兄長的老師,盧植一直極為欽佩,甚至不屑以“曹大家”稱之,直接尊稱其為“班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