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沒這個實力,田澤那麼精明狡猾,也不可能出手。
此時的曹操方,已經對李傕郭汜這個“盟友”徹底放棄了希望,開始研究起了司隸的地形,想想到時該怎麼迅速搶占要地、抗擊田澤。
而田澤麾下的眾臣,此時也忙的夠嗆,不僅要妥善安置冀州、並州的流民,更重要的是研究第四個“五載計劃”。
不知不覺,距離田澤起家已經過了十五個春秋,而董卓亂起也已過了五個年頭。
田澤再次不出意料的超節點完成了第三個“五載計劃”的目標,拿下了三州之地、開發了東北平原、招引了近三千萬的人口,直接一舉定下了俯瞰天下的局勢。
治下的各方麵都在逐步的走向完善,但同時,不可避免的也遇到了發展的相對平緩期,發展的速度較之曾經開始出現了明顯下降。
官吏隊伍的充實,使得十二政部迅速壯大,各項政令也都不斷的細化,規則逐步完善。
該有的都已經有了,再想如當初一般幾乎日新月異的發展已經不再可能。
而且高速發展期的諸多隱患和內部矛盾,此時也都紛紛暴露了出來。
很多曾經的奠基之舉,如今卻已成了發展的阻礙,田澤不得不動刀解決,但卻又不敢下手太狠,隻能緩緩的消化。
就比如遼東山脈內的諸多村落和田地。
東北平原的開發,冀州、並州的拿下,使得地處偏僻的遼東已經不適合作為糧食的主產地。
尤其是這些山脈沿河的村落,耕種出的糧食運送出來本就有一定的損耗,雖然看起來不大,但累積起來卻也是不小的損失。
而且再以如此遠的運輸線來考量已經不甚合算。
田澤自然要將發展的重心進行調整,將人口逐步從山裡麵遷出來,不說全部遷往並州和冀州,起碼遷往幽州的涿郡、廣陽郡等地。…。。
同樣,吉州、高州中多出的人口也是如此。
而這其中,需要大量的水磨工夫。
山裡麵的這群人,可不少都是田澤麾下的“老人”,有的在此聚居甚至已有十多年,落地生根,想要遷移,不是那麼容易的。
遺留下來的縣村,還要對於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不再將產糧作為目標。能夠確保糧食自給自足即可,大部分青壯都轉而進入工廠,從事兵器製造、銅錢鑄造等工作。
而且,隨著人口和地盤的增多,十二政部內部也開始出現了運轉上的種種問題,行政效率持續下降,亟需內部改革調整。
然而,曾經很多的有功之臣如今已經成為了既得利者,進行改革調整必然會侵犯他們的利益。
雖說田澤憑借著自己的威信及陳宮等人的能力,也可以直接“一言定之”,將部分體係推倒重建。
但打破自己所建立的規則,必然會再度埋下隱患,而且會傷害官員和士子之心。
如今已經進入治天下狀態的田澤已經不能像最初打天下那樣“想一出是一出”,肆意妄為。
隨著勢力的發展,出現這種情況是必然的,田澤也已做好了心理準備,所以在當初製定各項規則的時候,田澤都讓陳宮等人儘量的考慮長遠。
等到大樹長大後才發現長歪,再想扶正就難了。
可境況不同,終究還是有著不小的局限性,當初為了應對眼前局麵、為了提高效率的很多規則,如今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局麵。
陳宮等人隻能采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點點的修改完善。
這是一場無聲的戰爭,其重要性分毫不亞於真正的戰事,甚至尤有甚之。
三國鼎立的出現,與曹魏內部激烈的政治鬥爭關係極大。
田澤治下如今也慢慢出現了這種苗頭,陳宮和程昱等人愈發頻繁的爭吵便是顯象。
他們如今代表的已經不僅是自己,更是身後無數的官員將士。
田澤麾下多是忠臣、能臣,但忠臣、能臣也有黨派之彆,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需要梳理平衡。
一統大漢並非是田澤的終點,而是,這也是田澤並不急著征伐的原因之一。
他要在征伐的過程中借助戰爭產生的新的利益,儘快梳理解決內部的問題,在還能將蛋糕做大的同時,趁機將蛋糕分的更好。
(本章完)
長不大的肥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