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無路可退
“此言何意?”曹操其實已經明白了毛玠的意思,但還是不願低頭的問道。
“主公可知現在天下人口幾何?”毛玠問道。
“應當有五六千萬。”曹操道。
“昔日大漢盛時,有百姓幾何?”
“相差不多。”
“我等曆經黃巾之亂、董卓之亂、諸侯相爭,天下各州幾易其主,旱澇災害始終不斷,人口竟然並未下降,主公不覺得奇怪嗎?”毛玠說道。
曹操陷入了沉默。
“若是此次大旱田承壽不交易糧草,中原會如何?”
不等曹操回答,毛玠便自言自語的說道:“再加上呂布被封為王,而且治下也在飛速的發展。這些足以證明我當初的推測是對的。”
“若是如此,田承壽在此時推動百家爭辯、推出墨家,目的絕對不會是單純為了抬高墨家那麼簡單。”
“否則以他的聲望,對於治下百姓隻要加以宣傳,便可達到這種效果。沒必要弄得天下皆知,平添變數。”
“他真正的目的之一,定然是希望我們和世家也跟著改變。”
“因為不變,就沒有贏的可能。”
曹操蒼涼一笑:“變法,談何容易。更何況即便我們成功了,和田承壽走上了一樣的路,我們落後了那麼多,還有可能追得上嗎?”
荀彧聞言,不禁沉默。
他自認為能力應該在陳宮之上,同樣的條件下治下的效率有可能會比田澤治下高些。
但是還是那個問題,雙方的差距落的太大了。
就是田承壽停滯不前,他們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恐怕也得追個幾十年。
“沒錯。論發展,我們贏不了。但我們依舊要變法,因為不變法就隻有死路一條。”毛玠說道。
“田承壽坐擁黃河天險,有著數十萬精銳駐守,又行事極其穩健。我們想要速勝,根本不可能,唯有持久作戰。”
“而如今的我們根本不具備持久作戰的能力。”
“我們治下真正能夠掌控的百姓不過百餘萬、占比不到人口三成,其餘皆為世家豪強附庸。”
“百餘萬人口,豢養十萬大軍都極為艱難。一切物資供應都需要世家豪強提供。”
“但是世家豪強各自為營、又有私心,掌握的人口雖多,人均生產力比之我們要低得多。”
“如今的兗州和豫州加起來,供養大軍已是艱難無比,除非裁撤軍隊,否則根本沒有發展的可能,每年都在虧損。”
“要想實現持久作戰,必須打破這一僵局,避免治下的發展倒退,恢複到健康的狀態。”
“兩州加在一起近五百萬的人口,若是通過改革,整合人口和生產力,將治下的錢糧產出提高一大半應當不成問題,屆時我們才有取勝的資本。”
曹操歎了口氣:“孝先,你說的很對,我們想贏,沒有其他的選擇。但是你有考慮過改革的後果會是什麼嗎?”…。。
“若是不改革,我們或許還能有個體麵些的結局。改革後,隻怕就裡外不是人了。”
毛玠微微一笑:“主公勿憂,最先提出改革的可不是我們,而且我想天下諸侯都有此想法。”
“若隻是一個人做,此事斷不可為。但若是大家都做,那便法不責眾。而且田承壽應該也會‘幫’我們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已經在幫了。”
墨家石破天驚的表現,於諸侯而言是一道驚雷,於世家而言又何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