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陽背著李素華走著崎嶇的山路,路本來就不好走,一個人都要小心翼翼,現在還背著人,就更吃力。
路上李素華幾度想從背上下來,讓丈夫扶著她走。
如果是沒重生前,60多歲的林正陽根本背不動自家媳婦,光是走山路就能讓他累趴下。
現在他可是二十幾歲的大小夥,精力充沛,有的是力氣,所以還是能堅持得住。
“你就在背上待著,我能行,相信自己老公。”林正陽出言道。
老公?
李素華先是疑惑,再就是臉紅,她聽說城市裡的夫妻之間都是互相叫老公老婆的,自己回了一趟娘家,丈夫怎的也來了這套。
在農村裡麵壓根不興老公老婆這麼叫,夫妻相互之間都叫,孩子他爸,或是孩子他媽,要不就是叫名字。
林正陽平時都叫她“華”,她叫林正陽“陽”。
林正陽一時口快,直接就把後世夫妻之間常用的稱呼叫了出來,滿打滿算他剛剛回來一天時間不到,還沒有適應80年代的情況。
走回娘家的路上,夫妻倆停下來休息了好幾次。
林正陽早上被他阿爸從床上拖起來,就喝了一碗粥,配點紅薯葉,到現在已經六七個小時了,肚子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
好在媳婦早上從娘家回來時帶了丈母娘做的米糕,裡麵放了糖,軟軟糯糯,香香甜甜,林正陽一口氣炫了三大塊。
“阿媽的手藝還是這麼好,在縣裡開個店或者擺個攤,肯定能賣錢!”林正陽吃飽喝足,不禁感歎著。
“瞎說什麼呢,個人開店和擺攤,是要被抓起來的。”李素華被丈夫的話嚇了一跳,趕緊說道。
林正陽被媳婦這麼一說,想起來,這可是80年,剛剛改革開放不久,政策還在完善中,個體工商戶登記隻有在部分地區恢複。
改革開放的第一張個體工商戶執照要在12月份才出現,現在才二月底,私人想要做生意還要等差不多一年呢。
林正陽心裡念叨著,現在或許還不能開店,但是走街串巷去販賣、擺攤設點多半是可以的。
米糕這種東西,量大管飽,還很便宜,拿出去賣應該可以賺到錢。
重生回來,他就一直想著用什麼辦法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擺攤賣米糕或許是一個起點。
冬天黑得快,他們夫妻倆走到上饒村,天已經黑了。
李素華娘家的上堯村是整個縣數一數二的大村,兩千多人,五個生產大隊,位於鳴山縣的平原地區,人均耕地是陸村的三倍,比陸村富裕多了。
林正陽這個李家女婿,不管是前世還是當前,都不怎麼回娘家,主要還是娘家的男人們不待見自己。
對老丈人來說,他是把萬分疼愛的女兒拐跑的人,對大舅哥們而言,他林正陽是用花言巧語騙走了自家妹子的人。
自家妹子長的還那是一個好看,是在十裡八鄉出了名的。
這麼漂亮的自家妹子嫁給這個陸村這窮鄉僻壤村子裡的人,嫁過去就是跟著吃苦,哪裡會願意!
所以當林正陽跟媳婦回娘家時就沒擺臉色看。
林正陽背著李素華,行走在鄉間小道,時間正趕上村民們吃晚飯,沒碰見人。
在李素華的指路下,他們終於回到娘家的房子前。
他們的麵前是四間嶄新的大磚瓦房,老丈人一家去年搭建的,三個兒子一人一屋,老丈人和丈母娘一間。
李素華回娘家時是跟著父母住一屋,將來兩老逝去,這一間就留給女兒。
村子雖然通了電,但晚上開燈的村民不多,整個上饒村一眼望去,各家各戶晚上都還在用著油燈。
從窗戶望去,還有從屋裡傳來的聲音,老丈人一
家此刻是在吃晚飯。
“咚咚”
林正陽敲著院子裡的大門,李素華已經從背上下來,已經到家就不用丈夫背著,被家人們看到也不好。
“誰啊?”
這一聲大喊的是林正陽的小舅哥李海雲,前世兩個人關係比較緊密,常常一起喝酒,所以聽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