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學做米糕(2 / 2)

讀檔重來 其路悠然 5427 字 2024-08-15

掉了全部積蓄,現在日子過得有些緊巴。

老丈人,大舅哥還有嫂子們已經早早下地去乾活了,家裡現在大人隻有丈母娘和女兒女婿,還有放假在家的孩子們。

上饒村在春節前就已經完成分田,分到李家的田地差不多有40畝,所以需要乾的農活不少。

大舅哥李海軍今年30歲,妻子黃秀芬,兩人育有兩個兒子,一個七歲和一個六歲,大兒子叫李誌崗,小兒子叫李誌民,這個年紀正是調皮的時候,在院子裡領著堂弟堂妹們耍鬨。

二舅哥李海山27歲,妻子韋秀麗,育有一個四歲的男孩和一個三歲的女孩,兒子叫李誌允,女孩叫李慧莉,是誌崗和誌民的小跟班,整天跟在屁股後麵,玩得臟兮兮的。

三舅哥李海雲25歲,妻子韋春玲,他們隻有一個女兒,剛剛三歲,叫李士英,跟哥哥姐姐完全不同,很文靜,不怎麼鬨騰,還對李素華特彆親近,時不時就跑到她床邊奶聲奶氣的問問題,可愛極了。

李家這一大家子,算上嫁出去女兒李素華,足足有十四來口人,好不熱鬨。

醫生囑咐,李素華需要臥床休養,在吃完早飯,喝藥敷藥完後,就繼續休息了。

林正陽正好利用這段空閒的時間跟丈母娘學習怎麼製作米糕。

米糕並不是什麼複雜的小吃,非常簡單,但想要好吃卻很難。

剛剛做好的米糕蓬鬆軟糯,可以是加糖,也可以沾糖吃,而且還可以做成一些彆樣的口味,像水果味,桂花味,就用大米來做,另外糯米也能拿來做。

但是如果沒有掌握製作的火候等手法,做出來米糕會隨著時間流逝,失去蓬鬆感,吃起來也會覺得乾巴巴。

而丈母娘做的米糕雖然也會時間久後開始變得不好吃,但是好吃的過程會持續很長時間,足夠滿販賣條件。

林正陽想通過去縣城擺攤販賣米糕賺取一些錢。

既然重生回,他總要做一些事,雖然上輩子他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他活了這麼多年,很多東西不能說完全了解,也能是一知半解的。

加上他經曆過時代的變遷,知道未來會發生的一切這個先決條件!

足以讓他在這個時代有一番作為。

而他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可是沒有資金就什麼也做不出來。

擺攤的這件事,是他目前能想到快速賺錢的方式。

他這個打算還沒有跟任何人說,李素華也隻是以為丈夫是喜歡吃米糕才去學習。

關於去縣城裡擺攤賣米糕這事他需要好好斟酌,怎麼樣才能說服家裡人,畢竟他們都是農村人,對接受外麵的趨勢會比較慢,需要循序漸進,或者是能看到利益才有可能的同意。

一個上午時間,在手把手教的方式下,林正陽已經掌握了丈母娘的米糕手法,做出來的米糕勉強可以拿出去賣。

估摸著再熟練一些就能達到丈母娘的水準。

結合後世世人喜愛的口味,林正陽在原有基礎上用當前所擁有的材料下,做了一些口味特彆的米糕,比如紅糖花生米糕。

拿給李素華品嘗過後,她更是連連稱讚,非常喜歡。

這樣,林正陽對擺攤賣米糕這事更有信心了。

於是他開始計算售賣價格,如何才能做到最大收益。

在80年,市場上的大米一斤是1毛5分錢左右,在農村裡售賣的價格便宜至少三成以上。

而他做一斤米糕至少需要六兩大米。

白糖和紅糖這些在華南地區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畢竟是產地,所以價格不貴,隻有白糖因為政策原因,有些比較難買。

而紅糖隻要是種甘蔗的人家都會有,一斤1塊錢左右,一斤紅糖米糕需要半兩紅糖。

還有一些其它材料量很少,成本都不到五分錢。

所以他的一斤米糕材料成本差不多是1毛錢的樣子。

一毛錢隻是材料成本,如果算上人工及運輸成本起碼要2毛錢。

所以他打算一斤紅糖米糕賣3毛錢,一斤紅糖米糕能掙1毛5分錢。

原味白糖米糕用到的白糖少一些,所以他賣一斤2毛5分錢,一斤能掙最少1毛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