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宦官楊戩(1 / 2)

第十六章套路大宦官楊戩

趙吉一覺睡到日上三竿,起床之後依然感覺身體軟綿無力。

好在今日是宣和二年的十月初十,並非初一、十五的朔望日的朝會,趙官家可以不用上朝。

趙吉思索著,朕的身體為何如此疲憊呢?

原因無他,隻是因為原主的身體,這二十年來,早已被酒色淘空。還不注意鍛煉,再加上長時間服用丹藥,早使他外強中乾了。

雖然那回春丹的毒副作用很強,但是,服用後確實很爽。

這忽突立即停藥後,屬實讓這副身體有些吃不消。

趙吉被一眾宮女太監伺候著更衣,洗漱,用膳之後,依然身體乏力。

梁師成昨日當值,今日下班,已被趙吉派去大理寺旁聽並監查對妖道林靈素一案的審理情況。

這也是用趙吉要用奸臣收拾奸臣的一個辦法。讓他們先狗咬狗一番,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而梁師成接到聖諭,讓他去監查林靈素一案後,他立即領會了趙官家的心意。那就是要將林靈素一案辦成鐵案,讓其永遠也翻不了身,最好快速結案快速定林妖道一個死罪,還要用死刑裡麵最高的淩遲……

在皇宮內,今日當值的是大宦官楊戩。

這個楊戩,絕非神話演義裡麵的二郎神楊戩,而是真實存在的一個曆史人物。他是北宋末年宋徽宗趙佶身邊的大宦官,他的權勢與梁師成相等。

當穿越者趙吉,第一次與早知其名未曾謀麵的楊戩相見後,他看到這楊戩的長相,沒有梁師成那般的表麵上看起來忠厚老實。

楊戩體態略瘦,但是其人麵相卻不富態,刀削長臉,長著一個後世女網紅開美顏後那種尖尖的下巴。

楊戩最特彆的麵相是:眉細如柳,眼窄如縫,唇似薄紙,鼻如鷹喙。

趙吉一看到楊戩的這相貌後,不禁第一印象對他就不太好。

沒穿越之前,趙吉閒暇之時,涉及一些相學書箱時,那上麵就說過:

“鼻如鷹嘴,啄人心髓”!

趙吉以前看的相書對鷹鉤鼻的解釋是:鷹鉤鼻的人性情虛偽,親情淡漠,易出賣朋友,還多為反應靈巧,精於鑽營,可為利益不擇手段……

當然,趙吉並不完全相信《相書》上的記載,但是,他卻很相信正史上的記載。

在正史上,大宦官楊戩就是一個精於鑽營、奸險狡詐、虛偽無情、為利益不擇手段的人。

宋徽宗即位後,非常寵信楊戩,任命他為彰化軍節度使,最後官至太傅。大宦官楊戩也是一個奸宦!甚至所作所為,比梁師成還要貪婪無恥。

大宦官楊戩是個吸民血的巨貪。

楊戩在巡查監理京東西路和淮西北路等地時,聽從胥吏杜公才所獻給的斂財之計。

楊戩讓手下幕僚製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增加租賦。從汝州開始,慢慢地擴展到京東、京西、淮西、淮北,搜求廢堤、棄堰、荒山、退灘及大河淤塞的地方,都勒令百姓租佃。

也就是說楊戩權力能及的地區,把根本不宜耕種的地方,全部官方宣布這是好的耕地,強行租給老百姓,號稱“西城所”,並讓老百姓必須租種,他好坐收巨額的租金……

租額確定後,土地雖被河水衝蕩,不能耕種,這個黑心且貪婪的大宦官楊戩,依然也不給百姓們減免租額。

楊戩除了對陸地上的土地動心思,下狠手去搜刮民財外,他還對靠水域討活計的漁民下了狠手。

築山濼,是古時的钜野澤,綿亙數百裡,濟、鄆數州百姓,在這裡依靠捕魚為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