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太子監國,朕要南巡(1 / 2)

第五十五章,太子監國,朕要南巡

“唉!”趙吉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道:“吃不下,可不吃!你嚇成這般模樣,有失太子體統啊!”

趙桓又連連自稱:“兒臣有罪,兒臣讓父皇不悅,實為兒臣的不孝……”

趙吉微笑著,拉起了跪在自己麵前的大兒子趙桓,意味深長地說道:

“太子,隻要不像‘巴蛇’一樣,朕就放心了!”

趙桓雖然懦弱,但是其文化水平還是很高的。他聽到父皇說巴蛇,便立即想到了“巴蛇吞象”這個成語,是出自《山海經》中:“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太子趙桓沒有搞明白父皇引典‘巴蛇’,為何意。

畢竟,在這大宋朝,還沒有“貪心不足蛇吞象”這詞。

趙桓看到自己的大兒子趙桓呆愣在那裡,似乎沒有聽懂他句中之意,便引用明代學者羅洪先的詩中兩句,說道: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臨頭螂撲蟬。”

趙桓的才學還是可以的,這回他是聽明白了,立即冷汗直流。他感覺自己聽懂了父皇的話外音,應該是提醒他不要覬覦這皇位吧?

“撲通”一聲。

趙桓再次跪倒在了趙吉的麵前,請辭道:

“兒臣無德無能,久居住東宮之位,實在是德不配位,兒臣願讓太子位。”

“哈哈哈!”趙吉大笑。

他在心裡感歎:“如果,能那麼容易換太子,朕早就換了。”

趙吉是知道,自己前麵這個大兒子趙桓,絕對不適合當皇帝的。

若按曆史的正常發展,六年以後,原主宋徽宗聽到金兵過了黃河,嚇得逃出京城,禪讓皇位,太子趙桓繼位,這是北宋著名的亡國之君宋欽宗。

實則,從宏觀上來看,曆史上的北宋亡國,絕大部分的罪過都是由原主宋徽宗來承擔。

但是,宋欽宗趙桓的責任也不小。

趙桓優柔寡斷,反複無常,對國政軍事問題缺乏判斷力。

在曆史上的靖康元年(即1126年),金軍第一次兵臨宋都汴梁城下之時,

雖然,宋欽宗趙桓被逼無奈,隻能重用李綱為東京留守,負責保衛東京,組織軍民團結一致抵抗金軍,守城的效果還非常不錯,迫使金軍無法攻破汴京城池;

但是,宋欽宗趙桓在這種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卻犯了懦弱無能、優柔寡斷、聽信讒言的毛病,他聽信奸臣李邦彥的意見,派使者前往金營,商議割地求和讒言,準備向金求和……

結果,金軍開出了開價的索賠款……

金宋的議和條款是:

宋給金軍五百萬兩金子,五千萬兩銀子,牛馬一萬頭,綢緞一百萬匹;

在宋朝還是主要以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的朝代,又不像是明中期和清代能從國外進口白銀,宋時代哪有那麼多的貴金屬金銀呢?

國庫早已空虛,哪有那麼多金銀?隻好下令在京城儘力搜刮,搞得家家不安,人人驚恐,全城亂紛紛,朝野鬨哄哄。

議和條款還規定,尊稱金帝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派宰相、親王到金營為人質,把金軍送過黃河。

李邦彥等奸臣極力勸趙桓接受這些條款。

趙桓居然答應了,李綱卻堅決反對……

結果,宋飲宗趙桓立即罷免了李綱……

等金軍第二次圍攻汴京城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