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斯年再次給顧陽地區一個眼神,顧陽便從懷中拿出了李進忠副將的口供。
這口供當然不是真實的,而是猶如顧斯年之前所說,嚴刑逼供之下,想讓他招什麼,他便可以招什麼。
自己看著擺在自己麵前的口供,上麵清清楚楚的供述著李進忠是如何與大渝朝往來,句句言辭懇切,若不是李進忠是自己的心腹,皇帝自己都快要信了。
“好,你做的很好。”皇帝緊緊攥著那份口供,仿佛在攥著顧斯年的脖子,輕笑著開口問道:“斯年立此大功,不知想要何封賞啊!”
沒錯,顧斯年殺了他的心腹,他還要給顧斯年封賞。
李進忠畢竟是邊境的守備官,這等人物叛變,若不是顧斯年及時發現,後果不堪設想,立了如此大功,他若是不給封賞,豈不是讓人心寒!
“臣辦事不力,不敢受陛下的封賞,隻希望陛下能允許臣進入朝堂,多多學習,日後更好的為陛下效力。”顧斯年以退為進,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顧斯年已經弱冠之齡,又曾經跟著戰王東征西討,來早就可以進入朝堂,可近幾年來,立儲的聲音越來越大,皇帝對顧斯年也越發忌憚。
於是皇帝便聲稱憐惜弟弟征戰在外,膝下又隻有一子,準許顧斯年閒雲野鶴,不必進入朝堂。
眼下想著手握重兵的戰王,看著死不瞑目的李進忠,皇帝猶豫再三,隻能冷冷的看著顧斯年,語氣卻親和的說道:“這算什麼大事?你若是想入朝堂,孤便封你個祭酒,過幾日休整好了,便前來上朝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