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賢用意念選中了東大的筆記本,它就一下子從屏幕中鑽出,落在地上,機身透明泛著的微光,表明它並不是真的實體。
但在林子賢的意念操作下,它就像是一台真的電腦,電腦裡的資料能打開查看,連加載網頁時偶爾的卡頓都一模一樣。
身為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人,林子賢一下子來了興致,於是又從“鏡子”裡拿出自己的手機,測試起來。
試了半天,他算是把現有的能力摸透了。
成果喜人,主要的改變有三點:
一是林子賢發現,他能用意念生成一些簡單的程序,借助空間裡機器的算力,對設備進行自動操作。
比如,他可以使用筆記本電腦的算力,在手機上自動給小說翻頁,自動播放視頻等。
但這個程序隻是個基礎的自動化工具,沒有任何智能。
二是他的能力作用範圍擴大了,原來隻能通過直接接觸的方式駭入電子設備,但現在經過他的測算,他幾乎可以隔著三十多層樓的高度,直接入侵到樓下大堂的電腦裡,這少說也有一百米的距離了吧。
當然,隔了這麼遠,就像他當初間接地控製徐賢的手機一樣,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要多一些。
好在似乎隻要成功入侵了一次,就能把設備存到“鏡子”裡,之後可以直接在「異質空間」操控了。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林子賢在測試手機跟電腦的溝通時發現,二者之間通訊的延遲低的離譜,也就是說,在這個「異質空間」內,他基本上是在實時地操縱遠在天涯海角的設備。
正常情況下,身在首爾的林子賢,想要給遠在東京的電腦發送消息,即便是最理想的情況下,也要10毫秒的延遲。
但在異質空間中,這個延遲似乎消失了。
這些發現讓林子賢大喜過望,“看來可以撿錢了啊!”
不要小瞧這百分之一秒的時間差距,這會成為賺錢的關鍵。
他想起了前世看過的一部電影——《蜂鳥計劃》。
--
在金融市場中如何賺錢,說起來也並不複雜。
就比如,林子賢可以現在跑去買一百萬的白酒股票,等十年後的高點賣出,就能翻個十倍,一百萬變成一千萬。
如果覺得時間太長了,不想等十年,也可以找個短期的妖股,低價入手,等過半月再出手,運氣好的話,一般也能賺上兩倍。
而有些技術好,或是對市場敏感的人,甚至能做到今天買,明天賣,一次次下來,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但是,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玩傳統金融!
與那些長線運營或是短期交易不同,在這個信息時代,有一群追求極致“速度”的人,玩兒著更接近於智能分析和數學的遊戲——高頻交易。
在高頻交易的過程中,交易者不再追求也無需追求單一的買賣價差,而是在追求交易本身,交易的量越大,速度越快,收益也就越大。
這裡所謂的“速度”,指的是讓自己的買單或者賣單比彆人更早地出現在市場上,這樣就能“吃掉”彆人預期想要買賣的訂單。
比如,有一位買家向交易所“問價”一隻股票後,發現現在的價格為99.99美元,但當他要以100美元的最優價格進入市場時,他就會發現,目前的價格已經變成了100.01美元。做到這一點的,就是高頻交易者。
高頻交易者識彆到有買家即將入場,他們就會憑借他們本身的速度優勢,快速地買入這隻股票,然後再反手加價賣給買家。
現在的股市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市場了,美股的絕大多數交易都是通過高頻交易或者智能算法進行的。
在這個過程中,交易的速度是核心要素。
為了提高速度,高頻交易公司會努力地在物理層麵提高傳輸速度。
比如,他們會把服務器放在離交易所更近的建築裡,即便是在建築內部,也要把服務器放到離交易所的連接端口更近的地方,力求減少延遲。
在這過程中,哪怕比彆人快1毫秒,都能獲得數不清的利益!
想到這裡,林子賢激動地揉了一下臉,他準備去找個地方試驗一下。
--
半島交易所,半島這邊唯一的證券交易所運營商,總部位於釜山,其中證券交易和創業板市場的業務在首爾。雖然整體的市值比不上港島,但交易量和活躍度卻比港島高一些。
半島交易所坐落在永登浦區的汝矣島上。這座小島位於漢江,是半島國會、KBS電視台、MBC電視台的所在地,首爾的很多地標性建築都在這裡。
林子賢坐地鐵到汝矣島站,往東邊走沒多遠就到了所謂的“半島華爾街”,今天正好是周一,交易所正常工作,林子賢趁著中午飯點,混在人群裡進入其中。
至於刷卡係統和牆上的監控,自然是被他輕易地控製了。
“還是隔空施法方便啊,一下子從近戰英雄變成遠程的法師了。”
但交易所的核心區他還是沒敢進去,畢竟那裡麵的人應該都互相眼熟,把他這個陌生人逮到就不好了。
這棟大樓裡人多眼雜,但要說哪裡最安全……
很快,林子賢就找到了一個風水寶地——廁所隔間。
他還特意挑了個看起來人少的廁所,反正就待一會兒,他也不管那麼多了。
他坐在馬桶上,發動進化後的「駭入」能力,將意識延伸了出去。
由於這棟樓裡的電子設備太多,林子賢光是找到想要入侵的服務器都花了好長時間,更彆提是要隔著這麼遠入侵防護級彆很高的金融交易設備了。
於是,他在馬桶上一坐就是一個多小時……
幸好這裡的味道不算難聞,要不然說不定他中途就要放棄了。
終於,林子賢成功駭入了一台與證券商的交易席位直接相連的主機服務器,他趁著現在還沒到收市的時間,馬上進入到「異質空間」。
他從“鏡子”裡麵調出了那台服務器,把先前準備好的自動化程序植入其中,開始了操盤測試。
借助著他放在東大宿舍的筆記本電腦的算力,程序飛快地運行起來。
由於他現在相當於是在直接薅證券商的羊毛,也就不用考慮什麼手續費、算法設計之類的事情了,隻要是有差價賺,他就能把它全都吃掉!
當然全吃掉就誇張了,錢都給他賺了,市場裡就沒人陪他玩兒了,要講究可持續性地竭澤而漁嘛。
但即便如此,測試版的程序運行了幾分鐘,隨隨便便就獲得了接近1000多萬韓元的利潤,若是能一直運行下去,怕不是過兩天林子賢就可以直接退休,開始養老了。
“可惜這錢轉不出來呀。”
在現代社會做個好人可真難,沒有合法的股票賬戶和銀行賬戶,這些錢可沒地方存,即使強行轉出來,金融監管係統也很容易識彆到這筆來路不明的資金。
但林子賢還不想直接黑入銀行係統裡,給自己的餘額後麵添幾個零。
那樣做容易被發現不談,主要是太low了……
他還是想用文明一點的方法賺錢。
“得想個辦法彆讓人輕易發現才行,要麼就需要在離岸的金融中心找個有資質的匿名公司,或者直接找個代理人……”
林子賢有些苦惱地打開門,走出了廁所隔間。
而此時,旁邊的隔間也突然打開了,裡麵走出來一個人,膘肥體壯,端著手機,臉色有些奇怪。
兩人大眼瞪小眼,對麵的胖子糾結了一下開口道:“哥們兒,坐這麼長時間,你也來廁所摸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