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軍事改革(2 / 2)

(1)改組野戰部隊,由每個軍團200台機甲恢複到每個軍團1000台機甲,同時增設炮兵、工兵、海軍艦艇、防空兵等部隊比例。

(2)建立總後勤部。摩德瑞回歸部隊負責統一指揮軍隊工作。弗拉克斯兼管後勤部,職業官僚具體分管,統一供給、衛生、兵站、運輸、交通、補充新兵、訓練俘虜等等工作,使野戰部隊完全脫去後方勤務工作,這樣不做生產,原本的農場商店等澳洲產業通通歸公。

如此改變,半年內帝國軍組織結構就變得輕快有力,各軍團能靈活使用,隻需要管訓練與打仗兩件事,增加了戰鬥人員,這也得到了包括各軍團長官在內的軍官一致的均擁護,認為這一改變,一定可以搞好。唯一遺憾的是整個帝國軍後勤工作的建立後,用一切力量支援前線,一時還難以做得好,因為過去軍管區太龐大、複雜,各自為政都是普遍的現象。雖已決定徹底改組,但也還是有許多阻礙。

不過雖然如此,後勤改革帶來的工業增長尤其是軍事工業增長也是顯著的。澳洲先後建立了機甲製造廠,戰車製造廠,潛艇基地,交通運輸樞紐,煤炭工業,金屬工業,橡膠工業,精煉工業。

機甲相關製造工廠從2023年的80家增至2024年的550家,全年共生產機甲產量39870架,其中戰鬥型機甲30511架,這個產量是剛來澳洲的2022年年6.6倍。

此外輕武器年產量也增長了大約33.9%,達到8.7萬件,火炮增加50.3%,達到2.7萬門。另外珀斯地區的導彈工廠已經開始量產,首批新式氫能源戰鬥機甲投入使用。

至於資金更不用擔心,帕西瓦爾財團少主小雷頓雖然傾向超合眾國和魯魯修,但老雷頓卻始終不相信這些家夥能成事,自然奉行兩邊下注原則,同時做貸款包稅買賣。

這期間,超合眾國各國無論是Zh聯邦eu還是日本都在忙著各種內耗。結果就被鑽了空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