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斷出謝菲爾德聯合鋼鐵公司大量拋售空單套現之後,李毅並沒有急著行動,而是繼續讓人調查其他鋼鐵公司的情況。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原來拋售空單的並不止一個謝菲爾德公司,整個倫敦金屬交易商場幾乎所有的鋼鐵公司...不,應該是所有的金屬公司都在這麼做。
隻不過,有的公司雖然拋售空單套現,但卻還算有理智,拋出去的空單和自身的生產能力相差不多。
這樣的公司即便是遇到多頭逼倉,大多也能平安度過,而且損失不會太大。
但是謝菲爾德公司拋售的空單量太大,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生產能力,甚至於李毅認為,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實物交割。
因為,李毅找人查閱了謝菲爾德聯合鋼鐵公司最近幾年的交易情況,他驚訝的發現每隔一段時間,謝菲爾德鋼鐵公司就會利用他們在英倫三島鋼鐵行業的支配地位,操縱一下鋼鐵的價格。
玩法嘛,就和現在這樣,先是瞅準鋼鐵上漲的機會,大量的拋售期貨合約套現。
等到市場出現飽和的時候,他們不但不會停止,反而還會在鋼鐵價格微微下跌的時候,再次拋售更多的合約直接將鋼鐵的價格壓到地板價。
待期貨合約的價格徹底的被打下來之後,他們再通過回收合約來確保有足夠的現貨用以交割。
在過去的幾年,他們利用這種方式已經輕鬆賺取了十幾億英鎊。
所以,現在的謝菲爾德聯合鋼鐵公司名義上還是英倫三島最大的鋼鐵生產公司,但實際上他們正在向金融公司轉化。
也正因為這樣,他們並不注重公司的產能,甚至於還在前年鋼鐵價格處於極度低迷的時候,連續關停了三座高爐,直接讓公司的生產能力下降了三分之一。
畢竟能在金融市場躺著賺錢,誰又會願意辛辛苦苦的搞生產呢!
真要是需要的時候,大不了向其他鋼鐵公司購買就行了。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金融市場上的任何一個漏洞,都有可能導致公司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像謝菲爾德這樣玩火最終引火燒身的大型公司,在前世李毅見太多了,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
比如說當年國內大名鼎鼎的株冶公司,他們也是在倫敦金屬交易所進行透支交易,大量賣空鋅期貨合約,其頭寸遠超既定期貨交易方案。
當時株冶公司並不知道,自從他們開始做空的那一刻起,他就被國際知名期貨交易商盯上了,後者與其它機構聯手對株冶進行全麵“逼空”。
事情敗露前,株冶已經在市場拋售80萬噸鋅,而當時株冶全年的總產量也不過區區30萬噸。
事發後,儘管國家全麵出手,一邊采取頭寸止損、追加保證金、合理調期等措施緊急處理頭寸,一邊通過各種渠道調集其他鋅廠的貨源、組織交割,力爭將損失降至最低。
但終因拋售頭寸過大,最後隻好以高價買入部分合約平倉履約,導致株冶在最後集中性平倉的3天內虧損額高達1.7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億元。
再比如2004年中航油、2005年國儲銅、2018年中聯油,再到2022年青山鎳...
這些公司哪一個市值都不比謝菲爾德鋼鐵公司小,但依舊在期貨市場遭遇資本巨頭的狙擊,幾乎就沒有全身而退的!
謝菲爾德鋼鐵公司已經徹底的陷進去了,想要逆風翻盤,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即便是政府出麵也不行!
不過現在李毅想要逼倉也不行,因為多頭逼倉是需要條件的。
首先是需要持倉合約到期,其次是確定對方沒有辦法實物交割,最後則是自己一方要有足夠的保證金。
因為隻有持倉合約到期才能申請出售合約或者是實物交割,如果對方有足夠的鋼鐵儲備,那麼逼倉也不會成功。
再就是,選擇實物交割的時候,交易所這邊會要求多頭追加保證金。
畢竟現在的期貨合約大多會玩兒杠杆資金,往往隻需要10%到20%的保證金,這相當於隻是交了一個定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