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武陽城(1 / 1)

“我叫吳族雄,今三十八,旁邊的這位是管家陳叔。”李廣雄回道。 “哦!那我該叫你吳賢弟,我比你年長兩歲。”說著要請李廣雄吃酒。 集市中的某處酒肆內,李廣雄和薑叁相談甚歡。 薑叁聊到了他家族的過往,從他曾祖父如何白手起家。 再由他的祖父,父親兩代人努力經營發展起來。 再到他接手家族產業,努力、耐心、勤奮的經營,才算小有成就。 “薑兄,你可知這趙申晁當年有參與武陽城修建一事嗎?”李廣雄見狀向迫切詢問薑叁。 “吳賢弟,這事你從哪裡聽說的。” 薑叁疑惑李廣雄這個問題,一般武陽城百姓都很少了解,更何況是最近才來的。 “我這是從集市一賣貨老者口中得知,當年重新修建武陽城多虧有本地富商出資才得以建成。” 李廣雄連忙編了個借口,希望可以搪塞過去,並不想告知薑叁事情是從名冊上了結的。 薑叁聽了解釋也沒有在過問,接著說自己所知道的。 “當年這趙申晁確實參與了武陽城重建,他那一些地皮都是那個時候從百姓手中搞來的······” “那他與城池設計圖紙一事有關係嗎?”李廣雄順勢問起薑叁有關圖紙一事。 “不清楚!” 李廣雄聽聞薑叁訴說,他應該是不知道有關圖紙的線索,這恐怕要找城主李剛或者上一任縣令詢問才可以得知。 “薑兄,你都知道有關趙申晁什麼事跡,可否講給我聽。” 薑叁見李廣雄對趙申晁頗感興趣,便將他所知道的逐一訴說出來。 “這個姓趙的是外來人,記得是十二年前來到武陽,帶著名叫張貴的管家四處打聽一個人,數日無果後就在武陽西郊盤下一處宅院從此,他招了一些家丁和丫鬟就住了下來。” “剛開始,他還算本分,做一些小本生意,可是漸漸地,他的野心越來越大,他覺得武陽是塊還沒有開發的地方,可以貪圖的利益巨大。” “隨即開始勾結官府,欺壓百姓,橫行鄉裡,強買強賣低價收購大量地皮,之後就在西城修建起集市,再把攤位轉手高價出售給商販。” 薑叁聲情並茂的述說著趙申晁的種種不是。 “現在租價一漲再漲,城中的酒肆、飯店、賭坊、妓館乃至青樓都有趙申晁的產業,他這是在我們武陽搜刮民脂民膏。他利用手中的財富,賄賂官府,使得他的惡行得以縱容。” “趙申晁大肆拉攏各地方勢力,還成立了一個地下幫會,暗地裡不知道在乾什麼勾當,至此武陽城西郊的宅院成了惡勢力的據點。” 李廣雄聽著薑叁的述說,眉頭緊皺,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花。 他拍了拍桌子,大聲說道:“這樣的惡行,豈能容忍!我們必須想辦法製止他,為百姓討回公道!” “依我看,我們這一些有識之士是無法扳倒他們的,正所謂勢單力薄,就算我傾儘家財可能也是不了了之,他們這是一環扣一環,官官相護,官商勾結,加之還有海上的土匪也是時常來犯。” “你是說他們還與海寇有勾結?”李廣雄問道。 “應該是,趙申晁當初來尋找的人與海寇有關,可能就是要找某一個海寇也不一定。” 薑叁激動的喊道。 “對呀,我原先怎麼沒有想到,難怪,這個姓趙怎麼不回去他原來的地方,還在這裡紮根!” “趙申晁從哪裡來的,是要來這裡乾什麼?”李廣雄詢問。 “打聽到祖籍是洛陽的,當年戰亂從洛陽逃出來,期間為躲避戰亂應該是四處流浪。” “之後戰亂平息後在廣州被曾被姓趙的富商收為養子,商人教會了他經商之道,不用多久在廣州商界做出了名堂。” “他用自己的表現贏得了趙富商的信任,慢慢的趙富商也是把生意全部交給他打理,不久趙申晁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但他並不滿足於此,他的貪婪迫使他乾出來傷天害理的事情,他暗地裡雇幾個地痞無賴將趙富商殺害。” “然後把富商的死嫁禍給富商生意場上的死對頭,富商一死,趙申晁繼承了富商的一切財產,將富商所有產業變賣。” “不久後他帶著所有財產回到了洛陽,在那裡恢複自己的祖業,在洛陽生活了七年。” “在三十而立之年來到了武陽,他在這裡一呆就是十二年,這整整十二年我一直派人打聽他到這裡來的原因,應該不是單單找人這麼簡單。” 薑叁細說他所知道的事情。 李廣雄隨即也提及有關海寇的事跡,將自己所知道的訴說了出來。 “這海寇的惡行我兒時曾親眼見過,那時我才十二歲。” “是我和父親剛到武陽不久,我們生活在武陽郊外的鄉下,我們生活的村莊叫南湖。” “有一天晚上,我們隔壁村的鹽田村被一夥海寇襲擊,他們燒殺搶掠,熊熊烈火染紅了夜空,武陽的夏天很炎熱,當晚我都睡不著,半夜前往茅草解手的時候看見了那一幕。” “第二天,村子裡的人就傳開了,到處聽人議論隔壁村被海寇襲擊的事情,我們村的村長見海寇如此猖獗,立馬組織所有鄉親到武陽縣衙抗議,希望官府組織官兵抗擊海寇,保護平民百姓的人身安全及財產。” “起初縣衙有組織過幾次抗擊海寇的行動,由於海寇人數眾多,縣衙的官兵在幾次行動中死傷慘重,沒有辦法,官府就不了了之,繼而讓海寇發展壯大。” 李廣雄談到此處不由得傷感。 “那些海寇就像一群惡鬼,白天躲在暗處,晚上就出來襲擊村莊,搶奪財物,讓村民們生活在恐懼之中。” 薑叁侍從鮑珂弼接口說道,眼神中透露著對海寇的憎惡。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都不敢獨自外出,生怕遭遇不測。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年,村民們忍無可忍,卻又無可奈何。” “對,這一群外來者真是可惡至極,在我們武陽地界肆意妄為,欺壓百姓,濫殺無辜,無惡不作,真是死一百次一千次都便宜他們。”薑叁憤憤不平喊道。 李廣雄皺著眉頭,語氣堅定、慷慨激昂發表自己的看法。 “既然如此,我們不能坐視不管,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保衛我們的家園,讓武陽的百姓們過上安定的生活。” “吳賢弟,你說的對!我們必須要行動起來,將趙申晁趕出武陽,擊退這些海寇,扞衛武陽城的安寧。” 薑叁一拍大腿,激動地附和起來。 “我這些年一直在尋找機會,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現在,遇見你,我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李廣雄目光如炬,語氣堅定地說:“薑兄,我們不是要把趙申晁和這一些海寇趕出武陽,而是要將他們一網打儘,斬草除根,這樣才不能讓他們在其他地方興風作浪。” “對,是要將他們鏟除殆儘。” “我們要聯絡更多有血性,有正義感的有誌之士及武陽人民來抵抗外敵。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既然我們相識,那就是緣分,讓我們一起為武陽城的安寧而努力吧!” “今日有幸結識吳賢弟你真是太好了,來!慶祝我們終將要完成的使命乾杯。” “來,你們也一起。” 此時酒肆包房內的眾人舉起酒杯就一飲而儘,紛紛激昂的誓言在空氣中回蕩。 他們深知,這場抗爭注定充滿艱辛,但他們願意為了武陽城的安寧,為了家鄉的百姓,拚儘全力。 天色漸晚,李廣雄與陳叔告彆了薑叁一夥人。 “今天在這武陽城中一逛收獲頗多,單單結識薑叁這一號人物就不錯,像薑叁這種武陽本地豪紳、氏族、乃至士族都是我們在武陽站穩腳跟最好的依靠。” 李廣雄對著陳叔說著,臉上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是,我們要在武陽發展改革離不開他們的支持。” “陳叔你依你看,這武陽城能否發展成為像長安、洛陽、揚州那樣的,占地麵積廣闊、經濟繁榮的大城池?”李廣雄問道。 “這得要經曆數年的發展才行,首先要掃除一切障礙。” “沒有錯,掃除一眾外來勢力、貪官汙吏、打擊海寇,大力發展經濟和文化教育,要使武陽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這將是我畢生的使命。” 李廣雄振臂高呼,隨即仰天起誓。 “就算我做不到,將來我的後代也會延續我的做法,直至完成使命的那一天。” 夜晚的武陽城顯得格外的寧靜,而有的人內心卻洶湧澎湃,有的人心如死灰,有的人滿腔熱血,有的人心急如焚,有的人心如止水。 ······ 武陽城,唐朝版圖上的一座小城,坐落於南方偏遠地區的循州沿海地界。 不像中原地區擁有著悠久的曆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其名字的來曆可追溯至千年之前,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座城池所在地是一片繁忙的沿海漁村,當時被稱為“漁陽”。 這裡的漁民以捕魚為生,水產品豐富,吸引了周邊地區的商賈前來貿易。 有一天,一位英勇的將軍途經此地,被這裡的繁華景象所吸引。 將軍名叫武陽,他為了保護漁村免受外敵侵擾,決定在此地築城防守。 在武陽將軍的指揮下,漁村百姓齊心協力,共同修建了一座堅固的城池。 城池建成之後,附近地區的百姓紛紛前來定居,城池逐漸繁榮昌盛。 為了紀念武陽將軍的功績,人們將這座城池命名為“武陽城”。 從此,武陽城成為了南方沿海地區一座重要的城池,不僅商貿繁榮,而且文化底蘊深厚。 這個典故傳頌了武陽將軍英勇事跡,同時也展現了當地百姓團結一心、共築家園的精神風貌。 武陽城這個名字,因此成為了這片土地上永恒的象征。 武陽城在曆經隋朝末期的戰亂,經濟發展不進反退,人口凋零。 在趙申晁到來後的十幾年間經濟恢複,人口也有增長。 趙申晁對武陽城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他既給武陽帶來了生機,也帶來了災難······ “諸君,今晚的故事就到此為止。” 人群中,話音剛落,掌聲四起。 一處空地上說書人拿起醒木,重重地拍在桌子上,聲音洪亮。 “欲知後事如何,下回揭曉,諸位明日請趕早。” ()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