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聊天呀~”
金藝琳的回答依舊沒有改變。
沒辦法,現在還不是說真話的時候。
以她對自家大姐的了解,隻要她現在說出心理谘詢,姐姐有概率會直接離開。
所以,至少在見到“用過都說好”店長之前,她無論如何都不會透露出半點真相。
至於見到“用過都說好”店長之後,“話療”一開始,今天為什麼來也就不用說了。
而且,哪怕到時候心裡仍然抱有抗拒,姐姐直接走人的概率也要小於順應接受的概率。
某種程度上,她算是把希望全壓在了店長身上。
姐姐能不能接受開導的希望,以及自己回到宿舍能不能儘可能不被“問罪”的希望。
“有客人在等嗎?”
看來,“希望”要來了。
“對,預約的客人到了。”
“我這邊好了,請客人進來吧。”
“希望”確實要來了。
“好的,兩位這邊請。”
隨著話音,李擇明從前台後麵走出來,引領著裴珠泫和金藝琳走進店內。
古樸、素淨、簡約不簡單,木質擺設有一種讓人不自覺靜下來、慢下來的魔力。
牆上的黑膠、或山或海或森林的風景照又仿若一個個故事,每張都帶有獨特的味道。
空氣中還飄著不強烈,有些甜甜的,像是雨後被打濕的漿果一般清新誘人的清雅淡香。
穿過十幾步長的走廊進入「Heari」內部,裴珠泫看到、聞到、感受到了這些。
雖然目前仍不確定這到底是一家什麼店,甚至猜想中的可能在進來後變得越來越模糊。
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對這裡的印象還不錯。
因為,她有感覺到一種基於內心深處的舒適感。
就像這家店與開在附近的其他店相比顯得有些不協調,這是一種喧躁生活中的不協調。
“二位好,抱歉讓你們久等了。”
“你們是預約了‘聊天’服務對嗎?”
而跟不協調帶來的舒適感同時出現的,還有身穿白色襯衣,嘴角噙著微笑的王承言。
乾淨流暢的麵部輪廓,清晰利落的下頜線,眼睛弧度圓潤平緩,鼻子直挺、寬窄適度。
是不帶有攻擊性的溫柔係長相。
“對。”
打量完他,金藝琳摘下口罩,輕輕點頭。
彆看目前隻是打了招呼,光是看到店長的長相,她就相信“聊天”的效果絕對不會差。
理由很簡單,人都是視覺動物,眼睛看到的總會在潛意識下影響到接受度。
一個五大三粗、胡子拉碴的人和一個長相帥氣、溫柔善良的人之間選一個做心理治療。
後者肯定更容易被接受,效果自然會更好。
說起長相......
是不是在什麼地方見過他?
和在通過外貌認可聊效的金藝琳不同,裴珠泫看著麵前的男人,第一反應是有點眼熟。
眼熟,卻又具體想不起來。
想了兩秒,她看一眼身旁的自家忙內,頓了頓,緩緩抬手準備摘下臉上的口罩。
作為一家私人心理診所,「Heari」的生意不算很好,但整體也沒有很差。
三年間,李擇明接待過各式各樣的客人,多多少少的,他能從一些細節上捕捉到信息。
例如現在。
他看到這位客人摘口罩的動作有幾分謹慎,隨即聯想到她的問題或許和容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