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家族族人,所娶的,全是外來的媳婦,招的上門女婿,也全是西山外的人。
這種劃清界限方式,代表著晉商商幫的死活,在正二品大員王崇古的眼中,完全不重要!
而聽到這,朱厚熜明白王崇古家族和晉商商幫的關係。
官是官,商是商。
在必要時,王崇古家族能毫不猶豫犧牲掉晉商商幫。
而這,正是大明朝官員對待商人的正常態度。
宣府、大同兩座邊鎮的兵權,在王崇古手中,不在晉商商幫的手中!
朱厚熜眼裡閃著光:“找出晉商商幫的其他糧道,人贓並獲後,便滅了吧。”
這個“滅”字。
不是像之前那兩條糧道一樣,隻將糧道截斷,把給韃靼運糧的小蝦米給滅了。
是將整個晉商商幫給滅了!
陸炳忽然一冷,不得不確認道:“皇上,以什麼樣的罪滅?”
“依大明律處置!”朱厚熜淡漠道。
大明朝。
通敵叛國者,誅滅九族!
晉商商幫商人何止千人,全都誅滅九族,手染數萬官血的陸炳,本以為心早就冰冷如鐵,但在此刻,猛然跳動了起來。
錦衣衛這次,大概要傾巢而出了。
但在那之前,錦衣衛在查王崇古家族時,順帶著查到了一些西山官場的事,陸炳平複了下心情,道:“臣啟皇上,就在火耗歸公聖旨傳至西山時,西山巡撫郭景昌在大同鎮宣布組織一場中秋宴,召集全西山官員參加,而據錦衣衛在西山暗探所報,與西山藩庫中的提留銀有關。”
郭景昌是河洛望族郭氏族人,祖父郭從道素有孝名,曾任應州知州,嘉靖十九年時,以老致仕。
孫子的郭景昌,學識不行,隻是舉人出身,但官宦世家的郭景昌深諳官場的為官之道,慣用“用錢開路、行賄送禮、巴結上司”的升官辦法。
在嚴嵩執掌中樞內閣後,郭景昌年年都會到京城拜訪嚴府,短短二十年,就從買來的知縣起步,身曆知府、布政使,並最終升任西山巡撫。
由於西山地理位置特殊,西山巡撫是少有能夠獨立考核本省官吏的巡撫。
權勢極大。
而在嚴嵩、嚴世蕃倒台後,郭景昌靠著一道又快又好的參劾嚴氏父子的奏疏,給朱厚熜留下了印象。
提留銀。
是火耗的一種。
用於地方衙門的日常運作,如官員俸祿、公文往來、衙門維護等。
郭景昌久曆官場,京城的眼線自然不少,在大興縣衙慘案發生後,郭景昌清晰地感受到皇上、朝廷火耗歸公的決心。
西山藩庫裡的提留銀,朝廷隨時都可能下達一封指令將之調走。
這在中秋之後的中秋宴,不妨說是西山上下萬名官吏的分贓大會。
郭景昌給西山府縣的知府、知縣分銀子,拿到銀子的知府知縣回到各自衙門後,再行分贓。
這郭景昌,是想到朝廷前麵了,也想到他這個皇帝前麵了。
“該殺的殺!該抄斬的抄斬!該族誅的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