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免賦三年,建立政法!(2 / 2)

李春芳立刻接過張居正的筆,在禦前擬了道奏疏,黃錦接過,給加了璽印。

“皇上如天之仁。”

高拱接過了李春芳的奏對,在此基礎上,奏道:“臣啟皇上,如今朝廷官員升遷、平調,皆要先退還家中百姓獻地,方可走馬上任,然我朝官員俸祿,不說與宋廷相比,便是與元廷下漢官相比,都能稱之為微薄,乃至寒酸。

故臣謹言奏稟,請皇上增加朝廷官員俸祿!”

六千新官退還獻地的成功。

不但沒有讓張居正收手,反而讓張居正“變本加厲”,在朝廷裡掀起退還獻地的浪潮。

一些正常經過考成法、吏部考核,要進行升遷,或平調的官員,竟被張居正要求,先退還獻地,才能上任。

不退還獻地?

行!

那就彆當官了。

簡而言之,官員升遷、平調已經進入了吏部官位變動程序中,官員之前的官名、官位不複存在了,要是不前去吏部新委任的地方、衙門上任,那以前的官位,以後的官位都沒有了,等同於主動辭官。

本來升官、遷調是件高興的事,卻被張居正硬生生弄成了悲劇。

當前的大明朝官員,既想升官,又怕升官,更不願沒了官。

官不聊生。

張居正缺德缺大了。

地方衙門沒了火耗銀,官員又沒了獻地,以官員們的俸祿,想養活自己和一家人都很難,就更彆說養幕僚了。

從秦製誕生後,地方總的來說分為省、府、郡、縣這四個單位,而權力的高度集中,便意味著各級衙門的一把手,幾乎擁有絕對的權力。

可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哪能方方麵麵都能照顧的過來,於是,幕僚就應運而生了。

上至督撫,下至郡縣,幕僚存在於各級衙門中,代替官員行使、監督權力。

這就是“無幕不成衙”的由來。

一般來說,一個官員至少有四個幕僚,刑名幕僚、錢穀幕僚、掛號幕僚、書記幕僚。

分替官員監掌衙門刑名、錢糧、百事條目、起草公文四件事。

幕僚越好,價格就越貴,聘請一個好幕僚的價錢,往往都超過了對應官員的俸祿,更何況要請四個。

大明朝官員的俸祿,實在是不夠啊!

朱厚熜沉默了。

大殿裡的人也都沉默了。

在場的人,多多少少都有揣摩聖心的本領,皇上不同意增加官員俸祿。

大明朝皇帝曆來設百官如家奴,視國庫如私產,今日之皇帝,尤甚於此啊。

就在高拱想著皇上會以祖製不可違的話而拒絕時,卻聽到泛冷的聖音道:“自今日起,朝廷上下,任何官員不得再聘請幕僚師爺,既然官員無法駕馭過多的權力,那便削減權力,以朕看,就將刑名從郡及以上官署中分離出來,專設一職政法。”

廢除幕僚。

改革官員體製,延伸出政法體製,一把手,還是一把手,但權力的削減,就使得地方衙門中多了個能製衡一把手的二把手。

皇上的製衡之道,令張、高、李、陳後脊發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