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海瑞利劍,首罪閣老!(1 / 2)

所有人都以為。

大明朝在剿滅倭寇,靖海成功後,會立刻開展遠洋貿易。

而絲綢、茶葉、瓷器,一直作為大明朝對外貿易的主角出現。

朝廷必然會大規模收購絲綢、茶葉、瓷器,而朝廷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朝廷之前在江南的桑田,加上改嚴家、徐家田地的桑田,再加上淳安縣全縣桑田,目前大明朝越有一百二十萬畝桑田。

且這一百二十萬畝桑田春蠶、秋蠶都吐了絲,鮮繭乾製後,經過繅絲工藝得到生絲,再加工成熟絲。

從開春以後,江南織造局累計收購熟絲超過三千六百萬斤,製得絲綢二百四十萬匹。

江南織造局很早以前,便完成了與西洋商人的五十萬匹絲綢交易,為朝廷增收七百五十萬兩紋銀。

而剩餘的一百九十萬匹絲綢,有九十萬匹絲綢流入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諸市中,累計得銀七百萬兩,用作江南織造局收絲、織絲等開支。

之所以出現五十萬匹絲綢賣的價格比九十萬匹絲綢價格還要高一些,這便是本土市場的劣勢。

“人離鄉賤,物離鄉貴”,絲綢這類較為珍貴的東西更是如此。

所有人都以為。

大明朝廷會拿著這江南織造局中的一百萬匹絲綢去開拓西洋市場,就連張居正內閣也是這樣想。

而張居正、高拱、胡宗憲、李春芳、陳以勤多多少少都知道西洋市場的貓膩,也知道在靖海完成前後無數艘走私絲綢、茶葉、瓷器的船隻跨過重洋,向西洋傾銷貨物,東方三寶在西洋幾近飽和。

朝廷裡,兩京一十三省中,不知有多少官員,有多少大族在等著朝廷貨船下海,等著朝廷血本無虧,等著看皇上的笑話。

甚至,有些官員都將提議再度禁海的奏疏寫好了,就等著朝廷貨船去而後返參奏上疏。

現在,聖上卻突然說,將絲綢賣給韃靼,而非遠銷西洋。

張居正內閣都懵了。

李春芳更是在禦前失言,話一出口,便意識到要遭。

預想成真,朱厚熜笑望著李春芳,問道:“李卿,為何會認為朕的絲綢非銷往西洋不可?”

“回聖上的話,我大明朝與西洋素有商貿,一匹絲綢在國朝內最多不過十兩銀子,而運到西洋,起碼能賣到十五兩銀子,二十兩,三十兩乃至更多也不是沒有可能,臣以為,如今海麵風平浪靜,朝廷會逐浪而行,絲綢為國庫增幣千萬。”

李春芳額頭滲出汗水,幸得有幾分急智,勉強回答了聖問。

以絲綢賣到西洋價格作解釋,推斷朝廷絲綢會賣到西洋,合情合理。

“是嗎?”

“是。”李春芳快要跪下了,硬著頭皮回答道。

朱厚熜沒有放過他,笑容越發燦爛,但在人眼中卻是那般冰冷,“看來,朕的閣老,是不知道家中有載滿絲綢的船隻遠去了西洋,搶在所有走私船前麵,將李家曆年囤積的生絲織成的十萬匹絲綢賣給了西洋人,還賣了超高價格,賺了個盆滿缽滿。”

李春芳跪下了。

冷汗從全身毛孔中湧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