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爆炸,幾個錦衣衛名額,使得尼子氏徹底臣服,沈袠,這位錦衣衛指揮僉事,駐倭國全權代表,在尼子氏的供奉下,成就了太上皇的存在。
……
京城。
李成梁叛軍被解決的消息傳入玉熙宮、傳入內閣、傳入四夷館倭國國使細川藤孝的耳中,卻無有一方選擇傳開。
控扼倭國,是大明朝戰略之一,不公開,是因為計劃尚且沒有完成。
而細川藤孝,純粹就為了坑人了。
倭人的內心向來黑暗,家園的倭島,忠誠的幕府,在明廷錦衣衛的參與下,變得十分陸離。
被錦衣衛控製扶持的傀儡尼子氏所掌控的西國,雖說人人都深陷於石見銀山、佐渡金山的挖礦之苦,但明廷是真的給糧食啊!
從倭島挖出的金、銀送到明廷,明廷給倭島,準確地說是尼子氏,“最先進”的武器,充足的糧食,以及其他物資。
尼子氏家軍拿著明廷給的武器,在對倭島東國征戰上節節勝利,吃著明廷給的糧食,所控製地盤上的百姓終於免受了饑寒之苦。
這是在室町幕府巔峰期也沒有達到的成就!
越來越多的倭人心附大明,對奴役他們下礦挖金銀的錦衣衛,尤其是沈袠產生了發自內心的尊敬和崇拜。
哪怕尼子氏主要任務是在挖礦,次要任務是進攻東國,但倭島就那麼大,受西國百姓的影響,東國逐漸有百姓逃入尼子氏的治下。
東國的兩大家族,武田氏、上杉氏,一邊要應對尼子氏的進攻,一邊要防備治下倭人的逃亡,時不時還有“小奉先”,想要掀翻兩個大名,投入到尼子氏的懷抱中。
兩名家督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在內外夾攻下,可謂是心力憔悴。
不過,兩人和尼子義久不同,寧做鳳尾,不做雞頭,對於明廷的險惡用心,尼子氏的帶路倭奸,是深惡痛絕。
為了倭人政權的延續,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派人將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將軍,就是足利義昭提前擄走,轉移到了安全地方。
《三國演義》,在倭島上,是被奉為神書的存在,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看過無數遍,避免了錦衣衛、尼子氏“挾將軍以令諸大名”的事發生。
但武田氏、上杉氏的情況,依舊在持續惡化中,家軍越來越少,地盤越來越小,被尼子氏蠶食殆儘,隻是時間的問題。
作為國使,細川藤孝始終忠於室町幕府,在國土即將淪喪他國組織之手時,他沒有改變的能力。
半島的郡縣,與高麗王李峘、高麗世子李暊的全部死去有直接關係,在這對父子死之前,明廷對郡縣半島的事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而高麗世子李暊的死,給了明廷主戰派、激進派郡縣半島的機會。
但李暊的死,卻和他細川藤孝有著脫不開的關係,一月速成“二天一流”,是他的謊言,夜中刺殺李成材,也是他的蠱惑。
細川藤孝燒掉了國中傳來的書信,細川藤孝望著火光,火光映入眼中,那是想要毀滅一切的眼神。
倭島的悲劇,不能僅在倭島上演,明廷的不征之國那麼多,倭島甚至孤懸海外,卻因銀礦、金礦蒙難。
其他的不征之國,如果什麼事都沒有,本就黑暗的心理又怎麼會平衡呢?
紙灰落地。
玉熙宮、內閣對李成梁,叛軍的消亡,暫時有些顧不上,因為葡萄牙對大明朝土地的“侵略”被發現了。
大明朝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接觸,有著淵源的曆史,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就不必多說了。
而世界其他國家與大明朝的接觸,卻值得一提,特彆是從上個世紀就成為海上強國的葡萄牙。
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及歐洲重商主義的發展,如西班牙、葡萄牙開始更多的尋求海外市場。
在此期間,海盜式的殖民擴張就成了常事,而那時的大明朝對西方了解甚少,為了同東夷的倭寇相區彆,稱其為番夷。
弘治六年,一批番夷侵擾東莞守禦千戶所的領地,東莞守禦千戶所千戶袁光率兵圍剿,在岑子澳與番夷遭遇,戰鬥中中彈身亡。
此後,大明朝沿海及船隻受到的侵擾越來越多。
正德三年,葡萄牙的薛魁拉從裡斯本駛向東方,他的任務之一就是奉葡萄牙皇帝曼紐爾一世的敕令收集大明朝的情報,但行至滿剌加,就因為其強盜行徑遭到當地百姓的痛擊而不得不逃離了。
但在正德六年,卷土重來的葡人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在遭到激烈抵抗後侵占了滿剌加,滿剌加變成了葡萄牙前往東方的中轉站。
隨後,葡萄牙若熱阿爾瓦雷斯率一支葡萄牙船隊到達大明珠江口沿岸,要求登陸進行貿易,未獲明朝批準,後在水麵上與潮商等商人交易。
塞克拉同年再次率領葡萄牙海盜商船直接侵占“屯門海澳”,並在此修築工事,設刑場,製火器,刻石立碑以示占領。
如此行徑,可以說是毫不掩飾地侵略行徑,在經過多番交涉無果後,正德十六年,屯門海戰爆發,大明朝成功擊敗葡萄牙艦隊,收複屯門島。
不甘心的葡萄牙人,於次年,即嘉靖元年,再次發動侵略,西草灣之戰爆發,葡萄牙再次被擊敗。
兩次的失敗,讓葡萄牙冷靜了下來,但東方市場的龐大利益,一直讓葡萄牙人念念不忘。
於是乎,在嘉靖二十七年,大明朝與葡萄牙的雙嶼之戰爆發,大明朝出動了十六萬大軍,殲滅了一萬多葡萄牙人,並對浙江雙嶼港進行了肅清。
和西草灣之戰後一樣,不甘心的葡萄牙人與大明朝東南海島倭寇合流走私,於次年,即嘉靖二十八年,爆發了走馬溪之戰,大明朝第四次獲得了勝利。
四戰過後,徹底打醒了葡萄牙人,侵略之事全麵停止,轉而以“借地晾曬水浸貨物”為借口,賄賂當時廣東提刑按察司巡視海道副使汪柏,獲準在望廈半島暫時居住,占據了望廈一大片地方。
而在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以每年五百兩白銀收買當地官員,買下望廈半島南部的居留區。
在今年,嘉靖四十一年,葡萄牙人按慣例賄賂海道副使王飛五百兩白銀之際,廣東布政使朱賡在場,陰謀敗露,翻譯隻好稱該賄賂為付給大明朝的“地租銀”。
但這種把戲,哪能瞞得過世人,朱賡當場命人將海道副使王飛及葡萄牙人拿下,並將以“買賣之名”,實為侵略之事上報了朝廷。
不知不覺間,望廈之地,竟有了千餘個葡萄牙人,朱賡派出大軍將之全部抓捕,傳信京城,請旨該如何處置。
玉熙宮很快便有明諭。
“殺無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