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生回二零零零年投身互聯網,或是在二零一零年後的房地產市場或許會收獲豐厚,而回到二零零九年再創辦直播公司,或者聘請幾位美少女主播進行網絡購物分賬,同樣有望積攢財富。
即使活在90年代,最壞的情況也能在農村企業家的圈子謀生。
可現實卻無情地將他定格在八十年代中葉,這個時代無論選擇做什麼,似乎都無法逃脫被誤解為投機倒把的命運,這真是一大挑戰。
或許是賣茶葉蛋嗎?
隨著想象的迅速膨脹,陳平安深入思考未來可能出現的選擇。
當他想起這個看似平凡的事業,認為那是理想的創業路徑,儘管尚未親力查訪,僅憑著直覺便察覺到北京街頭,即使是公眾場所,都在湧動的饑寒人群裡尋找生機。
由於救援行動效率欠佳,食品供應日益緊張,百姓們普遍身處饑餓恐慌的深淵。
在這樣人們焦躁不安的時候,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配上香味濃鬱的茶葉蛋,足以為絕望的民眾帶來片刻的心頭暖意。
但米和雞蛋自何處獲取呢?在那個按定量領取口糧的時代,所有人都依賴分發的食物,工作人員每個月能得到大約27到30公斤的配給,一線技術和武術表演者能得到47公斤,然而,那隻是粗食配以甘薯,遠不足以充分滿足日常所需。
定量不足怎麼辦?顯然,隻有通過錢去買剩餘高價食品了。
對於陳平安這樣的青年,僅憑24公斤配給顯然是遠遠不夠吃的,所以張慧茹總會費儘心思購置價格高的糧食,讓孩子們吃得好一些,儘管他們隻是勉強能解決溫飽問題,生活水平的改善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不,陳平安記得母親似乎極少提到高價購買食物的事情,這又是他心中的不解之謎。
這時,他看見王春香正興致勃勃地與劉大爺交談,突然恍然大悟。
他走向王春香,帶著微笑問:“春香姨,我有個小事想問問您。”
王春香保有著農村婦女淳樸的態度,親切地說:“有什麼儘管說,什麼事情啊?”
略微皺眉的陳平安降低了音量繼續說道:“能不能找個私下的地方講呢?這事稍微有些敏感。”
王春香笑著挪步,“嘿,這是孩子怎麼還神神秘秘的。”
旁邊,張慧茹一臉疑惑問:“小平安,為什麼不在這講話呢?”
“媽,彆擔心,不會有問題的。”
陳平安向母親保證後,拉著王春香到了院落西北角較為隱蔽的地方。
“小平安,有什麼為難事,讓你不能當著大家講?”
王春香雖然質樸,但她敏銳的目光立即捕捉到陳平安臉上的掙紮,推斷是遇上棘手的問題了。
“春香姨,其實事情不大,我隻是好奇村裡糧食供應夠不夠充足?”
對於這個問題,陳平安內心糾結,因為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大家都過得很艱辛,儘管農村受運動影響較小,但生活依然困苦。
“嗯,村裡存糧非常充裕。
這些年風調雨順,豐收頻繁,甚至可以說是日子過得比城裡還好。”
王春香自豪地講述了這些,那份滿足之情溢於言表。
讓陳平安始料未及的是,他急切地詢問:“我能直接向村裡買些糧食嗎?”
王春香輕笑起來,眼神中帶有洞察:“你是打算做糧食經銷商嗎?”
“你一眼就看出來了?”
陳平安十分驚訝,感歎這位女乾部真有眼力,擅長洞察人心。
王春香爽朗笑道,對於這個機靈的年輕人,她好感大增,拍了拍他的肩,親昵地說:“表姐眼光銳利,初見你就感到你絕非凡人。
聽了張大哥的話,更覺得你還小就有了許多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