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百花深處(1 / 2)

“那就按你和美華的待遇標準來確定吧。”

陳平安答道,見對方點頭,微笑著離開了。

不遠處挖掘機械聲此起彼伏,房屋基礎正在開挖。

此刻,陳平安感到無所事事,打算外出找尋待售住宅。

即使短期內無法重建,也不能讓母親和妹妹繼續住在毫無遮擋的庭院,那些被蚊蟲困擾的日子太糟糕。

作為一位行動派,陳平安即刻啟程,出門後才意識到自己並未確定目標。

那個時代,願意賣房子的人還真不多。

何故如此?簡單講,就是中國的公有住房製度導致的。

房屋大多為所有,單位供職工居住,個人私下買賣極為少見,儘管也有一些,但實屬罕見。

比如我,在朝陽區居住,孩子卻在京宣地區學校就讀,家裡有三間半房,想為了讓孩子離學校近一點,希望用我在朝陽區的房子換一套宣武區的四間房子。

我張貼了換房的信息,有意向的人看到後,通過聯係方式來找我。

我們會一同去看房子,如果兩邊都滿意,再去這兩個區域的房產管理機構更新產權記錄,就這樣簡單交易。

在閒暇的時光裡,陳平安無意間來到了棉花胡同,繼續向北又西行,他注意到了巷口一塊綠色底,白色字體寫著“百花深處”的招牌。

他瞥了一眼,嘴角浮起一絲笑意,低聲哼唱著:“有人說花海深處藏佳人,等候心上人,纖手動如絲,繡製深情意綿長;麵容慈祥的老者靜靜守望,期盼英勇的凱旋……一夜BJ情……”

伴隨歌聲,他漫步進入胡同,發現道路狹窄而靜謐,大約隻有三米寬,整條巷子裡彌漫著古樸的氣息。

從“百花深處”東西兩端延伸至新街口和護國寺東巷,這個胡同中的四合院頗多。

其中有兩處尤為獨特:其一是位於此處的廠橋小學低齡部,紅漆大門顯得頗有清華大學的風範;在另一邊,第16號院子赫赫有名,曾是中國最早的一個音頻工作室——百花錄音棚的發源地。

住在這裡的人們,就算遇到知名歌手也可能無動於衷。

據說曾有位老太太炫耀,竇仙兒和王靖雯曾在附近暫居過,清晨還可見王靖雯細心照看著竇仙兒的情景,不過真實性無人知曉。

至於那位老太太究竟是否能欣賞到竇仙兒如清晨般清新的尿壺早餐香,這就留給聽者自己去想象吧。

忽然,一隻流浪狗闖入視野。

野狗在牆角小便,挑釁似的注視著陳平安,嘴一張一合仿佛發出警告。

陳平安豈能忍受挑釁,立刻準備應對。

野狗哼了一聲後,夾著尾巴溜走,陳平安露出滿足的微笑。

這時,一道大嗓門的老太太向他走近,帶著明顯的不滿問道:“你在這乾嘛?”

他立刻收斂笑容,客氣道:“阿姨好,我是福祥胡同的人,你們那邊房子受損得很嚴重。”

聽後,老太太一臉無奈,深深地歎了口氣:“的確,不少房屋倒塌了,幸好人員都平安。”

接著,老太太接著講述道:“老房子太久不用,倒塌是常事,但這並不代表生活要就此終止。

所以我來看看,是否還有可出售的房屋,不能讓老人家們露天度過餘生,一熱起來,那些蟲害實在是讓人受夠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