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兵法(2 / 2)

行吧,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吧,這玩意兒深究了沒意思,而且還可能對張溪不利。

“話雖如此。”張溪想了一下,也不敢回頭看張飛,趕緊的說道,“將士用命,將軍若不現身一見,恐寒了將士們的心啊!”

“俺知道,不需你教!”

張飛說著,一把推開張溪,大步回營。

之後的事情嘛,屬於張飛的主場了。

張飛不管是真的感動在營外哭,還是真的覺得無顏麵對將士們,但他總是一軍主將,不可能不懂軍心可用的道理。

好生勉勵了將士們一番,又給將士們打了一下氣,然後告訴將士們,明天才是大家挽回顏麵的日子,有力氣也得等到那時候再用.....這才把將士們給勸散了。

而這之後,張飛似乎也真的學到了,沒事兒就在營區附近溜達,偶爾也跟士卒們交談一下,了解一些士卒們的疾苦需要啥的。

當然,最多的時間,還是跟張溪閒聊,聊一些張飛所知道的名將。

聊的最多的,還是薑子牙。

很顯然,張飛念念不忘,想從張溪嘴裡套出更多的《六韜》來。

張溪不是不知道張飛的想法,他很快就察覺到了張飛的用意......沒事兒跟張溪就聊薑子牙的,總不能是張飛想跟張溪討論一下《封神榜》吧?!

張溪也是對張飛直言相告,自己真的不記得多少《六韜》的內容。

當然不能說這是自己用來跟人吵架,圖方便複製粘貼的結果,隻能托詞自己看過不多,隻知道一些含義,不記得原文為何。

這在這個時代是常態,尤其是像《六韜》這樣的大作,有這本書的人家都是當做傳家寶,輕易不給人看的。

張溪能有機緣看到一部分,就已經很不得了了。

張飛不太滿意的是,張溪居然不記得原文,這個是不可原諒的。

這年頭的人讀書,一般都是先不管文章意思,先硬背下來,等背下來了以後再去琢磨句中含義.....甚至於教孩子都是這麼教的。

所以對於張溪能知道含義卻不記得原文這事兒,張飛表示了自己懷疑。

倒不是因為彆的,主要是怕張溪理解錯了,曲解了原文的含義......沒有原文對照,怎麼判斷張溪的理解是不是符合《六韜》原文呢?!

張飛不知道有“原文釋義”這個東西,張溪也不可能去跟張飛這麼解釋......他隻能一副擺爛樣,你信不信我也就是這個答案,沒得改。

而張溪對《六韜》的了解真不多,畢竟是《孫子兵法》都隻記得一句的人,能記得點《六韜》的內容,已經很不容易了。

張飛纏的緊,張溪實在沒辦法,隻能另辟蹊徑。

雖然《六韜》和《孫子兵法》咱知道的不多,但《三十六計》嘛,還是有些記得的。

當然,張溪記得的這個《三十六計》可不是正兒八經成書於明清的那本,而是地攤上兩塊錢一本的小人書。

這本書裡沒有太多的理論,基本都是經典戰例,配合圖畫看,還是挺有意思的。

當然,有些《三十六計》小人書版裡的案例是不能講的,比如說第一計瞞天過海,講的是隋滅南陳的故事,這個沒法講。又比如說“上屋抽梯”這一計,諸葛亮還沒來呢,你要是講了算啥,預言家麼?!

預言家要被刀的。

所以張溪從第二計,圍魏救趙還是講起。

就這樣,跟張飛討論了一天的圍魏救趙。

沒辦法,張飛不是小孩,看小人書聽故事聽個熱鬨就行。

張飛是將軍,他聽計策,聽軍勢,聽謀略.....小人書裡自然不會講的那麼細,隻會講個大概,但張飛會問的很細。

因此,張溪也隻能開動腦子,把記憶中一些相關的東西補充進去,有些對,有些不對的,張飛還要跟你討論......一天的時間都不太夠。

好在第二天是操練時間,而且張飛還請了關羽和趙雲營中小校來參觀......張溪暫時可以不用被張飛纏著了。

而這一天,也是張飛軍中將士們雪恥的一天,大家都鉚足了勁,等著這一天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