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惜,是騎兵先亂了,然後就成了弩兵的活靶子。
現在同樣的,曹仁的騎兵也亂了,衝擊兩翼的騎兵就在這樣的的情況下損失慘重,隻有少量騎兵運氣好,冒死突出了箭矢包圍網。
而江東軍雖然在兩翼獲得了不小的戰果,但在中路的戰鬥中,卻收獲了失敗。
五千人的江東士卒,拚儘全力也沒有截住曹仁的五百多騎兵,被曹仁衝破了陣型,接應走了牛金營寨中的一千多步卒。
這一戰,雙方都有收獲,但雙方也都有損失.仔細算下來,曹仁的損失還要大一點。
曹仁不僅失去了江陵城外作為支點的所有營寨,騎兵也損傷過半,現在隻有七八百騎兵可用。
而江東軍雖然消滅了曹仁不少的騎兵,但是並沒有消滅曹軍有生力量的牛金軍,自身還被騎兵突擊的傷亡了兩千多人。
此戰以後,雙方都有些心驚肉跳,一時間默契的進入了休戰期。
周瑜是要考慮更好的攻城策略,避免更大的損失,畢竟曹仁手裡的騎兵還夠組成一個騎兵突擊集團的,在南郡這個地方,麵對的還是沒有騎兵的江東士卒,曹軍騎兵的優勢太大了。
而曹仁現在手頭的騎兵已經不多了,他也察覺到了周瑜就是想要滅掉他的機動力量,所以輕易的不敢再次出城挑戰,隻能龜縮在江陵城加固城防,準備接下來的攻城戰。
至於張飛和張溪.這倆沒事兒的時候,又縮在營寨裡不出來了。
這次張飛率領的江夏軍損失也有,但基本都是曹仁的那五百騎造成的。因為是臨時布陣,車陣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就遭遇了曹仁軍的突襲,傷亡了一百多人。
但比起江東軍,張飛的這些損失也確實不算什麼,再說上陣打仗,總不能一直要求零傷亡嘛。
更何況事後周瑜為了表達對張飛軍中路及時攔截的感謝,特意調撥了兩百士卒過來補充江夏軍的損失,張飛也不好說什麼。
傷亡在可接受範圍內,周瑜也很會做人,那麼張溪和張飛也不好再跟人家計較什麼,顯得小家子氣。
雙方暫時休戰了,那麼張飛和張溪也繼續關起門來,繼續“上課”。
大約過了十天左右的時間,兩人再次被周瑜叫去開會了。
這次不是單獨接見,而是正經的軍議,周瑜要開始布置正經的攻城任務了。
之前算是野戰,所以所有的軍隊都是聚在一起的,將領們也都在。
接下來是要分兵包圍各個城門,周瑜因此要做出相應的部署,分配各門攻擊的主將。
攻城這事兒,怎麼攻打,周瑜會參考張飛和張溪的意見,但具體到下麵怎麼執行,就不需要張溪和張飛的客軍參與了。
因此,周瑜的攻城計劃裡,是把江夏軍作為預備隊來使用,平時的任務就是在中軍外圍負責策應警戒。
所以張溪就說嘛,在這兒呆著,真的挺無聊的。
這都快一個月過去了,除了那一場驚心動魄的野戰外,剩下的時間不是監督軍中操練,就是坐在軍帳裡跟張飛打屁聊天了。
可再怎麼無聊,張溪也不會去主動幫周瑜出謀劃策攻打江陵的.主公劉備那邊這會兒估計才剛剛整理好隊伍出發,現在張溪巴不得周瑜攻城不順呢。
張溪是閒下來了,可江東軍這會兒可熱鬨著呢。
分配好了各門的攻擊任務,接下來就是伐木砍樹,打造攻城器械。
再之後,估計就是費時費力的攻城戰,就跟鄂縣攻防戰一樣,打打停停的,能打好久。
這年頭,攻城真的是一件遭罪的事兒,尤其是一方鐵了心要死守的話,打上個幾個月半年的都正常。
那種“一月連克數城”的事兒,要麼是兵力懸殊過大,要麼就是守城方主動投降。
正經攻城可沒那麼容易。
而江陵城這邊,攻城方四萬餘人,守城方大概兩萬餘人,刨去前幾次野戰雙方的損失,也隻能說攻城和守城方的人數相近,遠遠達不到兵力懸殊的問題。
而守城意誌方麵,曹仁被曹操留下啦堅守,這本身就說明了曹軍的守城意誌。
更何況曹仁並不是孤立無援,他身後有襄陽作為支援,糧草軍械甚至援軍,隨時可以到江陵。而且曹仁的身後,曹操還安排了滿寵,樂進,徐晃三道防線保證曹仁的退路,曹仁根本不可能輕易棄守江陵。
所以,真的彆拿這個戰例瞧不起周瑜,周瑜打了一年多,能逼得曹仁退出南郡,已經是相當出色的戰績了。
反倒是曹仁這麼大的守城優勢,居然還能把南郡丟了,實在是說不上什麼“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