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去年攻下荊南四郡後,並沒有第一時間更換太守。
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這三個人,都是主動投降劉備的,出於安定人心的考慮,劉備還是繼續讓他們擔任太守。
但劉備也知道這些人牆頭草的屬性,所以他令諸葛亮總督三郡政務,又在各地安插了鎮守將領,等於是架空了三個太守的實權。
至於武陵郡,那是劉備親自掌控的,而且武陵前任太守金璿也陣亡了,不需要再做其他的安排。
三郡中,桂陽太守趙範這人膽小,也識趣,所以就把太守之位讓給了趙雲,自己通過跟趙雲結親,抱上了劉備集團的大腿,保住自己的家族和榮華富貴。
其他兩郡的太守,雖然對劉備很不滿,但被架空後,他們也翻不出浪花來。
經過兩年的苦心經營,劉備方勢力慢慢增強,所以劉備打算更換掉這些太守,正式把自己人給提拔上來。
不僅是長沙和零陵兩郡,就是桂陽,劉備也不打算讓趙雲繼續當這個桂陽太守。
倒不是對趙雲治理地方不滿意,隻是劉備不想浪費了趙雲的才能,相對於把趙雲當一地太守用,劉備更傾向於讓趙雲獨領一軍,獨當一麵。
所以,三個郡的太守都要更換,而隨之更換的,還有一些郡屬官員,比如說郡丞,督郵,長史之類的官職。
現在的劉備,夾帶裡也不是隻有小貓兩三隻了。
通過這兩年的發展,荊南的逐漸穩定。
尤其是去年,也就是建安十四年,劉備在麾下文武將官的擁戴下,自領了荊州牧,有了大義上的名分。
雖然是自領的,曹操壓根不承認,還自己任命了一個荊州刺史。
但問題就在於,曹操任命的荊州刺史連襄陽都不敢去,隻能縮在南陽辦公,而劉備的勢力,已經占據了荊襄五郡。
隔壁孫權也很微妙,他既不承認,但也不否認劉備這個荊州牧,很模糊的處理了這個事情。
但這已經足夠讓劉備以荊州牧的身份,光明正大的征辟荊州本土派的優秀人才入仕了。
這一年的時間裡,劉備先後通過征辟和招賢的方式,吸引了一些荊州士族的人前來投奔,有些人的能力,就是諸葛亮和龐統都覺得相當的出色。
比如說郝普,廖立,潘濬,習宏,習珍,馬良,向朗等人。
所以,劉備打算從這些人裡麵提拔三個出來當太守,順便也提拔一批荊州本土派的官員上位,增加荊州本土派對自己的支持力度。
劉備看人的水準自然是很高的,他選出的備選人物自然也各有各的才能,而且全都是在三郡基層裡呆過一年以上,熟悉基層政務的人。
但這時候的太守,是總覽一郡軍政的人,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劉備一共才幾個郡呐,不得不好好慎重考慮一下。
因此,劉備也想聽聽手下四大謀士的意見。
尤其是諸葛亮和龐統的意見。
諸葛亮現在是劉備的大管家,在荊州人脈廣泛,對這些人都有所了解。
龐統本身是襄陽龐氏出身,對荊州士族的情況也非常了解,而且龐統在出仕劉備之前,是以品評人物聞名的,他來給出參考意見,是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徐庶和張溪,純粹就是劉備照顧他們情緒,找來湊數的。
如果非要說,徐庶和張溪雖然是潁川人,但他們倆都是劉備到新野後投奔的,也可以算荊州派。
但這兩人在荊州派內部的人脈關係很一般,畢竟不如諸葛亮一家在荊州呆的時間長,也沒有龐統的本地人優勢,所以兩人也知道自己的處境,在這種事情上,不會多說話。
劉備也隻是象征性的問了兩人兩句,剩下的都是聽取諸葛亮和龐統的建議,定下來長沙太守是廖立,零陵太守是郝普,桂陽太守是向朗。
至於習宏,習珍,潘濬,馬良四個人,劉備還是決定留在自己身邊,作為左將軍府的班底,幫助自己處理事務。
張溪在會議上沒有多言,但等會議結束後,張溪卻私底下找到了諸葛亮。
既然潘濬都出來了,那麼作為潘濬表兄的蔣琬,跑哪兒去了?!
未來的季漢四相之一,諸葛亮未來的指定繼承人這樣的人才,諸葛亮就不打算推薦推薦?!
對此,諸葛亮隻是苦笑了一下,然後說道,“蔣公琰雖有大才,然,仍需勘磨,未可輕用。”
張溪頓時不理解了,就蔣琬的能力,還需要磨什麼?!
後來還是徐庶告訴的張溪真正的原因。
諸葛亮跟蔣琬的關係其實不錯,也早早的跟劉備推薦了蔣琬,跟潘濬一起推薦的。
但劉備跟兩個人交談後,留下了潘濬,並沒有立刻錄用蔣琬。
原因在於,劉備覺得蔣琬雖然有能力,但本人過於恃傲,不屑於彎腰去基層做事.這樣的人,劉備不太喜歡。
劉備用人,是有自己的一套邏輯的,而且大概率上,劉備喜歡任用有基層經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