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秋收(1 / 2)

建安十五年的江夏秋收,依然還是按照以往慣例在進行著。

好在這兩年老天爺也賞臉,風調雨順,沒有爆發什麼不得了的天災,整個荊州大地都是豐收,包括南郡也一樣。

而秋收過後,事情就分成了兩步走。

一部分人,以糜竺簡雍為首,開始張羅籌備劉備的婚禮,另一部分人,以張溪諸葛亮為首,則繼續盯著秋收過後的賦稅征收工作。

兩邊其實都忙的不可開交,張溪又有好幾天,都是住在府衙內,跟諸葛亮核對各縣送上來的征收文書,計算接下來一直到明年春耕前的錢糧用度。

但不管怎麼算,錢糧都不是很夠用。

原本劉備和諸葛亮的想法,是至少要擴軍到五萬士卒,在各郡囤積半年以上糧草,應付不時之需的。

但如果這麼囤積的話,哪怕這兩年風調雨順,百姓可能到了明年的春夏之交,就要麵臨青黃不接,萬一地方官吏再處理不好,可能就要出現流民潮。

在亂世裡,僅靠自耕農的賦稅,真的支撐不起一個軍閥開疆拓土的野心的。

更何況現在都已經戰亂了二十多年了,人口銳減,一部分是因亂世而亡,但更多的則是被世家隱匿了丁口,要讓這些人把隱匿的丁口吐出來,哪怕是曹操都沒有太大的把握。

劉備的底子還是太薄了,才剛剛占據半州之地不到兩年,很多事情就算有辦法,也不能立刻去做,隻能緩緩來,慢慢來。

但起碼劉備有雄心,嘴上雖然說著“容後再議”,但一些錢糧的準備,卻是從現在就開始做了的。

如果後來有實力,也有時間去做這些事情了,卻因為錢糧沒準備夠.那劉備才是真的要冤枉死。

但劉備這麼一說,大管家的腦子裡又得多一件事兒。

得虧這是諸葛亮,一般人還真的做不到把事情安排的這麼周全。

不過張溪還是勸說了一下諸葛亮,彆什麼事兒都自己扛,小心累到了。

然後諸葛亮表示張溪說的很有道理,那麼這個關於沼澤改造良田的事兒,就交給張溪來負責好了。

當然,不要求馬上去做,寫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就好,也不是要張溪馬上交,張溪有足夠的時間去考慮,去完善,至少在明年春耕前,主公是不會考慮這個事情的。

張溪當時就後悔了自己多這個嘴乾什麼。

諸葛亮現在又不是麵臨“生死存亡之秋”,身邊這麼多幫手呢,這家夥才不會什麼事情都一肩扛呢。

張溪穿越五年了,認識諸葛亮也快四年了,現在相當清楚這位“丞相”的嘴臉。

諸葛亮就不是一個喜歡抓著權利不放的人,甚至來說,他在給劉備分擔壓力的同時,也很注重讓同僚們給他分擔壓力。

張溪再回過頭來仔細想想,曆史上劉備人才濟濟的時候,諸葛亮的存在感是不高,感覺也沒乾什麼事兒,不是鎮守後方就是在鎮守後方的路上。

這真不是什麼劉備不看重諸葛亮.留著看家的人,才是最信任的人。

而諸葛亮真正勞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夷陵之戰以後。

沒辦法,“危急存亡之秋”,劉備創業老臣都凋零的差不多了,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黃忠等人都已經亡故了,荊州和夷陵兩場仗,又幾乎損失了整個劉備集團的中生代將領和精兵,就剩下了趙雲和魏延還在,他要是再不振作起來,季漢就真的危險了。

不是諸葛亮一心想抓權,而是那種情況下,交給誰他都不放心。

可現在嘛張溪覺得,這個死魚頭,搞不好還在琢磨著,讓龐統多乾點事兒呢。

嘛,也不能說張溪說的沒道理,但諸葛亮倒是真的沒打算讓龐統多乾點政務活。

在諸葛亮看來,龐統應該就是現在劉備的“謀主”,然他乾政務有點太委屈他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