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2 / 2)

很顯然,曹爽現在是覺得自己手裡有兵了,已經可以不用擔心司馬懿投敵了,所以才會做出這麼強硬的回應。

但同樣很顯然,司馬懿這個老狐狸,怎麼可能會聽從曹爽的呼來喝去,放下兵權去曹爽那裡乖乖的束手就擒?!

司馬懿用腳後跟想都知道,自己一旦去了薊城,必然會被曹爽借機誅殺因此,司馬懿隻是上書抗辯,打死不去薊城。

因此,魏軍內部鬨出了內訌,司馬懿所部和曹羲率領的幽州兵,在冀州和幽州交界對峙。

這麼一來,可急壞了真正還在為大魏儘力的那些老臣們。

蔣濟這個倒黴蛋,再次站了出來,一麵勸說曹爽,一麵去跟司馬懿溝通,以大魏如今勢弱,又是大敵當前,應當風雨同舟才是,說服了兩人互退一步。

曹爽不再追究司馬懿的責任,而司馬懿也需要撤兵,繼續防守冀州東部。

曹爽做出妥協的重要原因,是曹爽覺得,自己手裡的兵力雖然是司馬懿的兩倍,但真要跟司馬懿硬碰硬的話,未必能贏得了他就算贏了,大魏也元氣大傷,憑白便宜了蜀賊。

而司馬懿選擇後退一步的原因,是司馬懿還得保持自己“大魏忠臣”的人設,同時也需要保住自己手裡的兵權,在未來尋求利益最大化。

司馬懿的戰略眼光可比曹爽和蔣濟要高的多,他很清楚現在局勢,大漢三興已經不可避免,他已經對曹魏小朝廷不抱任何希望了。

這個曹魏小朝廷,最大的作用,就是給司馬懿在將來降漢的時候,爭取到最大的利益而已。

所以,跟曹魏小朝廷翻臉,也不符合司馬懿對自己未來的規劃。

在雙方各懷鬼胎的謀劃之下,這場內訌,以和解的形式結束了。

但是,當這場內訌的消息,隨著大漢細作的渠道,傳到鄴城諸葛亮手裡的時候,諸葛亮非常敏銳的就發現了,司馬懿和曹魏小朝廷之間,已經有了離心離德的現象了。

雖然說吧,就目前司馬懿表現出來的態度,諸葛亮也無法確定,司馬懿到底是不是一心要為曹魏效死力但根據諸葛亮這些年搜集到的情報,以及張溪的再三肯定,諸葛亮還是願意相信,司馬懿不是一個真正的“忠臣”。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繼續進攻幽州,覆滅曹魏小朝廷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甚至,這次諸葛亮都不需要再調度其他州的郡兵助戰,隻需要依靠冀州和幽州西部的總計十五萬兵馬,就足夠徹底消滅曹魏小朝廷。

不過嘛,出於謹慎起見,諸葛亮還是傳書給了洛陽的龐統,陳留的徐庶,以及荊州的張溪,詢問他們三人,對於出兵覆滅曹魏小朝廷的意見。

張溪倒是對諸葛亮的用兵沒什麼意見,畢竟諸葛亮這次用兵不過是涉及兩州之地,用兵不過十五萬,又不需要他們幫忙.隻要諸葛亮覺得有把握,這事兒基本能成。

但是吧,徐庶和龐統,卻有些反對諸葛亮的想法。

這兩人的想法正好跟諸葛亮相反,認為就曹魏小朝廷占據的那點苦寒之地,要產出沒產出,要經濟能力沒經濟能力的,又隻剩下不到十萬人的殘兵敗將,能活下去都算不易。

放著不管也隻會越來越弱,根本沒有必要發兵征討,讓他們自生自滅就好。

反倒是東吳這邊,最近在淮南和徐州動作頻頻,從江東細作那邊傳來的消息,也有說法是東吳可能會對兗州用兵。

這時候,應該先下手為強,考慮東征東吳的戰事。

這事兒吧,你也不能說龐統和徐庶說的沒有道理,但是吧.諸葛亮還是覺得,如今並不是攻吳的好時機。

可龐統和徐庶兩個人的意見也不能就此忽視,諸葛亮在逐漸給天子轉移權利,這麼大的事情,他也不想自己一個人獨斷專行。

因此,諸葛亮寫信給徐庶,張溪兩人,約兩人在兩個月之後,彙合於長安,共商國是。

到底是滅魏,還是東征,要做出一個決策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