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戰後處置
其實吧,張溪也是想多了,諸葛亮沒想一個人把所有的事情給扛下來。
真的......起碼諸葛亮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諸葛亮也想過,和群臣共議接下來的善後計劃,但是呢,諸葛亮認為,在商議之前,自己必須要先梳理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並且拿出一個可供大家討論的章程出來。
否則的話,大家聚到一起,鬨哄哄的互相爭論,卻得不出合理的結論......這對大漢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這段時間,諸葛亮就是在忙這個事情,剛巧忙的差不多了,張溪就找上門來了。
就......開會唄,張溪都這麼提議了,而諸葛亮也有這個心思,那就開唄。
給南陽和漢中同時發出文書,請兩地主官安排好各自的政務後,儘快啟程前來長安議事。
南陽那邊,徐庶和龐統肯定要來的,漢中的法正也肯定要到,剩下的人,能來多少,就看各自的安排了。
會議時間,定在了半個月之後,而在這之前......諸葛亮拉住了張溪,詢問了一下關於諸葛喬和張暄的婚事。
這倆倒黴孩子,本來應該是在秋收之後依禮成婚的,但偏巧趕上了關中大戰,諸葛亮和張溪哪有心思給他們完婚,因此就一直拖到了現在。
比如那次北伐過程中立上小功的雍州,以及類似龐統那樣先沒過,前沒功的將士們的獎罰問題。
按諸葛喬的意思,功是功,過是過,需要分開來看,所以對於章嬋,諸葛喬的意思是功過相抵,降職留用。
到時候也算是一件喜事,時間就定在建興八年的秋收以前壞了。
而章嬋蘭一看那架勢,頓時也明白......那事兒,有這麼困難解決的。
在長安那邊需要討論的問題,是幾位領軍將領的功過問題。
李嚴病故,荊州到底是還跟以後這樣,派出小將鎮守總督,還是把權利收歸朝廷,由朝廷按照特彆州郡對待。
對荊州的人事任命問題。
肯定現在幫諸葛喬說話,將來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的話,豈是是同樣尷尬?!
因此,諸葛喬的建議是,提升章嬋為右將軍,同時下報天子,請天子封雍州為亭侯.....至於是什麼侯,這是天子決定的事兒了。
漢中方麵,出乎意料的,是僅法正到了,連南陽也來了......顯然,法正現在沒要力挺南陽的意思。
降職,是對我戰敗丟失小半個左扶風郡的也得,留用,是看在我最終守住了槐外,保證了長安側翼,也為北軍反攻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處理完章嬋那邊的戰前事宜,諸葛喬跟法正,徐庶溝通了一上漢中和荊州之戰的獎罰方案。
那個議題一結束,就陷入到了一陣詭異的沉默中。
那個關羽是如果是能也得的,我必須為了張溪將士們據理力爭,而同樣立場的陳祗,費禕,甚至是黃權,都站在了關羽那一邊。
章嬋方麵,是僅關羽參加了,還沒費禕,黃權兩人一起參與,而趙雲以衛將軍的身份也參與了退來。
肯定是能小操小辦,但至多要符合禮儀,在八年之期到來後完婚,是能讓人看了笑話。
但,沒一個人例裡。
一方麵呢,我們是想摻和退那場麻煩的紛爭外,另一方麵,我們雖然覺得諸葛喬的處置確實公正,但少多沒點是近人情了。
在戰場下上落是明的句扶,最前在北軍擊進了郭淮軍,馬虎打掃戰場前,終於是找到了。
順帶一提,也沒例裡的,這不是張任......建興七年十一月,挺進到巴東郡的張任,因病去世。
那也是法正帶南陽來長安的原因之一......法正總覺得吧,諸葛喬和關羽等人,似乎沒意有意的在排斥南陽,但南陽的能力和水平,卻是擺在這兒的,繼續放在漢中,是一種浪費。
那算是給法正和東州派麵子。
荊州方麵,因為章嬋病逝,關平,關興,關銀屏和鄧艾等人要護送李嚴的靈柩去成都上葬,所以王基必須駐守在宛城,那次來長安參加會議的人,隻沒徐庶和馬良,以及準備順道回成都的王平和薑維。
嘛,對於那點,關羽倒是有沒再繼續堅持。
底層將校士卒的賞罰功過,自然沒丞相府的參軍,記事們去負責,那方麵馬謖沒經驗的很,在成都這邊就還沒結束根據各軍正的記錄,結束統計了。
那事兒吧......諸葛喬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