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是的,曹仁確實是擅自撤兵的可那又怎麼樣?!
站在曹丕的立場上,曹仁是叔叔輩的人,還是曹氏宗族目前唯一還能稱得上是名將的人,曹丕還能因為這點事兒治曹仁的罪不成?!
再一個,曹丕不可能一直在長安呆著,鄴城才是他的老巢,一旦曹丕要選擇回到鄴城去,那長安這個地方,交給誰來防守曹丕都不能放心,肯定還得依仗曹仁現在追究曹仁是不是擅自退兵,有什麼意義呢?!
而站在曹仁的立場上,就更容易理解了。
曹仁好歹也是授命接替曹洪,總督雍涼的人,麵對戰事不利,這點戰場自主權都沒有麼?!
再一個,現在的戰場局勢已經非常的緊急了,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等身在長安的曹丕做出決斷,這一來一回十幾天的通訊時間,足夠讓曹仁率領的八萬多曹軍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曹仁不可能傻傻的等著曹丕的詔命,他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否則他還算是一個合格的軍隊統帥麼。
因此,曹仁固然是擅自退兵,但曹仁對自己的這個行為沒有感到任何不妥。
相反,死守原地等到曹丕的詔命,才是對麾下八萬士卒最不負責任的選擇。
曹仁退兵,問心無愧,故此,在安排讓張合為前部先鋒,郭淮斷後以後,曹仁在上邽城搜索了大量的船隻,沿著渭水順水而下,分兵兩路。
一路由張合率領,搶渡渭水西岸,堵住趙雲可能東進的路線,另一路則由自己率領,先回長安麵見曹丕,然後再決定如何守衛三輔,堅守長安。
曹仁在上邽搜集各種船隻的事情,根本瞞不住人,很快就被劉備軍的探馬細作偵查到了。
當時龐統和法正立刻做出了正確的判斷,認為曹仁這是要撤兵。
這點其實不用龐統和法正分析,劉備也看的出來他曹仁搜羅船隻,總不能是為了沿渭水而上,去包抄自己的後路吧?!
那得多缺心眼才能想出這種送死的計劃來?!
曹仁要退兵不奇怪,但問題是,曹仁為什麼要退兵?!
整個西線戰場,隨著渭水的解凍,曹仁已經沒有太大的後勤壓力了,兵力又占優,實在沒有理由要放棄上邽啊。
曹仁這一退,基本就等於是把隴山拱手相讓,放棄了整個涼州和半個雍州呢。
這麼大的戰略決策,總不能一點理由都沒有吧?!
對此,龐統和法正的猜測,應該是長安方麵出現了重大的變故比如關羽攻破了宛城,深入中原腹地,為了保證中原腹地和長安曹丕的安全,曹仁不得不退兵救援,無奈放棄雍涼。
這個猜測,在龐統和法正看來,是目前最有可能的一種局勢變化。
真不怪這倆謀主,畢竟他們不是神,根本不可能想到孟達會無令擅自出兵,配合寇封在上庸打開缺口上庸寇封那一路,就是用來牽製長安的疑兵,兩人都沒有指望寇封能在右扶風這麼重要的地方打開局麵。
彆說這兩沒想到,就是身在漢中,被羅貫中塑造成“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的諸葛亮,在接到趙雲攻出褒斜道的消息後,也是驚訝的不要不要的。
褒斜道那邊,按照諸葛亮的估計,隻要不是大敗,都算是合格的完成了任務怎麼還有可能突破褒斜道,直接進入關中?!
等看完趙雲,陳到,寇封,孟達四人聯合發過來的戰報後,諸葛亮雖然對孟達擅自出兵的事情非常的惱火,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追究這些細節的時候。
褒斜道一破,漢中就有了直接進入關中的通道,這麼好的機會要是不抓住了,諸葛亮就不配受封“武侯”了。
諸葛亮在第一時間,把這封軍報原封不動的用加急快馬送去給隴山道的劉備,然後諸葛亮立刻給在成都留守的楊洪,秦宓下令——就地征發蜀中所有成年男丁入伍參戰,組織所有婦女參與運送糧草,真正做到男主戰,女主運。
簡單一句話現在是你們這些蜀中世家們,為大漢出力的時候了。
之前漢中之戰時你們的諾言,現在該兌現了。
如果這些蜀中世家們真的舍得拿出自己所有的家當來支持北伐,那麼再湊個十萬軍隊出來也不是問題。
這十萬士卒隻要來的夠快,通過褒斜道送到關中,再配合劉備在隴山道的大軍,關羽的南陽大軍曹丕的長安肯定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