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東側魏軍防線內。
郭淮已經做好了撤軍的準備,但在臨走之前,郭淮叫來了文欽,做出了最後的安排。
“此番回軍反攻眉縣,五丈原防務,就全仰仗仲若了!”郭淮拉著文欽的手,說道,“我與仲若五千軍卒,並兩千精騎,攻七千兵馬,仲若務必堅守五丈原十日.十日之期若滿,仲若可向武功縣撤退,那裡有張老將軍接應,當無大礙”
嘛,有些話,郭淮隻能這麼說,隻是說的多少有點沒啥底氣。
五千步卒加上兩千騎兵,要求文欽擋住蜀軍五萬餘人十天.就算有營寨防線作為依仗,也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更彆說,軍中糧草,最多也就隻能支撐十二天如果文欽真的堅守到了第十天,再往武功縣撤退,估計走到半路,文欽的部隊就該斷糧了。
這就是郭淮說話沒底氣的原因。
但郭淮必須這麼說。
他回軍反攻眉縣,路上就算是急行軍,也得四五天的時間才能趕到眉縣,而軍中糧草不足,不可能給郭淮留下多少打造攻城器械的時間,因此郭淮一旦返回眉縣,就必須采用依附攻城的手段對眉縣發動進攻。
這種進攻的效率是很低的,因此郭淮必須要讓文欽給自己爭取到足夠的進攻時間,十天時間,就是極限。
如果文欽真的能給自己爭取到十天的進攻時間,那自己還有攻克眉縣的一線希望,如果做不到.那郭淮很有可能會麵臨被人包圍的處境,能不能逃出渭水沿岸都不好說了。
因此,郭淮的這個命令,是不存在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的,文欽不接受也必須得接受。
而如今的郭淮軍中,如果還有能指揮這麼點人堅守的將領,那麼除了文欽外,是找不出第二個人出來的。
因此,文欽必須領命。
說實話,文欽對此,是不滿的。
但如今的情勢,文欽又知道的很清楚,自己沒辦法不接受這個軍令。
如果自己做到了,那麼文氏一族就算是徹底翻身了,不會再被“魏諷案”牽連,甚至不管自己是不是能或者回去,曹魏都會對自己的遺孀和子女照顧有加。
如果自己做不到.嗯,那就隻有戰死沙場一個選擇而已。
文欽的父親是曹操的近侍,文氏一族從一開始就打上了曹魏的烙印,文欽是不存在投降蜀國的可能的,這麼做,隻會讓在鄴城的家小們遭受滅頂之災。
文欽不是那個連爹都不在意的西涼小呂布,有些事兒,文欽真的做不出來。
所以,文欽終究還是接令了。
但.
“五日之內,若君能堅守,當為國儘忠.若守不住五日,可速遣人告知於某,君自退便是,莫要強求!”
這是文欽在臨出帳前,郭淮對他私底下說的話。
說實話,郭淮對自己說這樣的話,文欽是真的沒想到的。
但靜下心來,仔細一向,文欽又覺得,這是很合理的一件事。
如果自己在五丈原能堅守到五日以上,那麼那時候郭淮已經發動了對眉縣的進攻不管自己能不能繼續堅守,都必須守下去,跟郭淮爭取足夠的時間進攻,哪怕戰死沙場,也在所不惜。
但如果自己在五丈原連五天都堅守不到,那郭淮根本不可能有攻下眉縣的機會,還不如早點通知到他,讓郭淮在抵達眉縣前,選擇其他方向突圍,渡過渭水,彙合曹真所部,退守長安。
至於糧草是不是夠吃,最後會有多少士卒潰散,這個就不是郭淮能夠掌控的了。
按理來說,郭淮是不應該對文欽說這些的,彆回頭文欽一聽說有這個退一步的選擇,連據守防線都不做了,前腳郭淮一走,後腳文欽也跟著一起溜了。
但郭淮終究是了解文欽的為人的,知道文欽現在的處境,不是他想走就能走的。
文欽要想保住家族在大魏的希望,就必須奮勇作戰,否則文氏一族在大魏不可能有出頭之日。
再一個,當郭淮拿出這麼明顯要人命的軍令給文欽的時候,文欽是一句話都沒說,直接接令了。
當然,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這話,郭淮是私底下說的,並沒有任何認證,也不會給文欽任何的手令,一旦事後追究起來,郭淮完全可以不認賬的。
文欽顯然也明白這一點,但他還是很感謝郭淮,給了自己第二個選擇雖然自己真不想去動用這個選擇。
交代完這些事情後,郭淮在隔天淩晨,天沒亮之前,立刻在軍中整軍,然後趁著天蒙蒙亮的功夫,率軍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