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接應船隊即將抵達的時候,派出部分士卒主動向蜀軍營寨發起進攻,一旦雙方士卒糾纏在一起,想要撤下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的這就等於是讓這部分去進攻蜀軍營寨的士卒,被動的承擔了截擊蜀軍的責任,而其他的士卒就可以趁機上船撤退了。
至於這些被派出去進攻蜀軍的士卒基本等於是被郭淮給拋棄了。
有一說一,這個策略,確實是符合現在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能在最大幅度上保存己方有生力量的策略,曹真還真的不好說什麼。
但.這個策略,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了一些。
雖然說是慈不掌兵,但被動無奈和主動讓士卒去送死,這是兩個概念。
當然,最重要的是,曹真覺得,自家副手這麼心狠手辣的,回頭彆哪天對自己也來這麼一手.那就麻煩了。
曹真正想著是不是答應這個策略,順便對郭淮提防一手的時候.郭淮的建言卻還在繼續。
“我等可將能戰之卒,或三千人,或五千人為一隊,由末將統一指揮。待船隊抵達之時,每隊行輪戰之***流蜀軍發起進攻,一輪進攻結束後,撤下來的士卒方可上船休整撤退。如此以攻代守,既可激勵全軍士氣,又可令全軍對撤退順序無話可說,豈不兩全其美?!”
呃.是這樣的嘛.好吧,合著是我心贓了。
這時候的曹真,非常慶幸自己沒有那麼快的表態.否則丟人的可就是自己了。
其實郭淮的意思,還真的不是讓士卒主動的去送死。
郭淮的想法,是在軍中選出那些還有作戰意誌和作戰能力的士卒,把他們編成一個個三五千人的小軍團,然後用這些小軍團主動向劉備集團發起車輪戰。
三五千人的進攻,雖然看著不是什麼大規模的作戰,但由於張飛軍也隻有萬餘人,因此麵對這樣規模的進攻,張飛肯定是不敢大意的,必然以防守為先。
這樣的話,曹真都督就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帶著那些已經沒有作戰能力,急需休整的士卒先上船。
至於郭淮指揮的這些三五千人的小軍團們,郭淮會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安排這些士卒輪流對蜀軍發動進攻,或者說是以攻代守.隻有發動過一次主動進攻的小軍團們,才能獲得上船的資格。
這對於這些士卒們來說,機會都是一樣的——要想上船可以,先殺向麵前的蜀軍。
這樣不僅士卒們不會有怨言,甚至為了早點獲取上船撤退的資格,這些士卒們麵對蜀軍,也會積極奮勇的拚殺,以此來爭取一線生機。
這個策略,還真的是什麼都好,就有一個問題.最後一批上船的士卒,到底誰來接替他們跟蜀軍發動車輪戰?!
車輪戰這個東西,總要有個收尾的部隊的吧,這支部隊可不會有人在接應他們了.這種九死一生的活,誰來做?!
對此,郭淮沉默了半晌,對曹真說道,“自然由末將親率三千禁衛,親自斷後,以保大軍不失。”
有一說一,郭淮已經是很有擔當的了。
曹真是雍涼都督,不管是身份地位,還是對接下來三輔防守戰的重要性,曹真都不容有失。
因此,曹真是必須要第一個上船撤退的人,這點誰來都說不出任何指摘的話來。
而曹真往下,郭淮是二把手,同時也是曹魏如今在西北地區,僅次於張合的名將.理論上來說,以郭淮的重要性,他也不應該留下來斷後。
但.郭淮不留下來親自斷後的話,他的所謂車輪戰撤退法,從一開始就會失去意義。
郭淮不親自坐鎮指揮,如何能保證這些三五千人的小軍團會按照軍令主動發起進攻,又該怎麼判斷接應和撤退的時機,誰先進攻,誰後撤退?!
如今的曹軍營中,除了郭淮有這個統一指揮協調的能力外,還能找出第二個更合適的人選出來麼?!
既然郭淮本來就應該要留下來指揮的,那麼郭淮的意思,就是讓他留到最後,索性指揮最後一批斷後部隊得了。
而之所以選禁軍,還是因為禁軍的戰鬥力強,能拖延的時間更長一些,同時禁軍的組織度也更高,服從性更強,不至於蜀軍一衝就徹底潰敗了。
雖然也是九死一生,但起碼能撐的久一點。
可曹真對此,卻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