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洛陽皇宮,南宮正殿,德陽殿。
曹丕從鄴城駕臨洛陽後,就一直居住在南宮正殿德陽殿內,也一直是在這裡,為了三方戰事而絞儘腦汁。
有時候吧,曹丕真的很感慨,但同時也很鬱悶。
自己的父親的差距,真的有這麼的大麼?!
當年父親縱橫天下之時,是多麼的英明神武,壓得天下群雄根本抬不起頭來。
可到了自己這邊,被自己父親攆的到處跑的劉備,如今東進關中,兵峰直逼三輔,而那個赤壁戰前差點被嚇得直接投降的孫權,居然也能攻略青徐,在中原大地上縱橫捭闔。
自己偏偏一點辦法都沒有。
本來心情就非常鬱悶糟糕的曹丕,還接連兩天,接到了來自南陽的急報。
當然,這個時候,曹丕還不知道張遼隕落鄧縣的消息。
因為消息傳遞的滯後性,此時的曹丕,剛剛接到張遼送給自己的最後一封奏疏,這份奏疏裡,張遼非常直白的告訴了曹丕,鄧縣不可久守,他本人也傷重無法支撐,因此會死守鄧縣爭取時間,希望曹丕能選派合適的將帥,增派援軍前往宛城,準備打宛城守衛戰。
曹丕看到這個疏奏,都有些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自己但凡能有足夠的將帥和援軍,有必要讓你張遼速勝關羽,然後去長安支援麼?!
真當我是那種缺心眼主君啊,千裡之外遙控戰事的弊端,十六歲開始就隨父征戰的曹丕,怎麼可能不知道。
這不是實在沒有辦法嘛,兵力嚴重不足,長安方向又給人感覺相當危險的樣子,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啊。
這本身也是對你張遼的信任,相信你能正麵乾爬下那個關羽算了,現在再想這些,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因為啊,張遼的這份疏奏,已經不是一封普通的疏奏了。
這是一封決死疏奏,張遼最後的落款,用的是“絕筆”二字。
這兩個字用出來,就代表著張遼是要死守鄧縣,而且如今鄧縣的局勢,讓張遼這樣的老牌名將都認為,已經沒有翻盤的機會。
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儘力來拖延蜀賊進攻的時間。
張遼都做到這個份上了,曹丕還能說什麼?!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連南陽戰事都告急的話,那就是三線告急了。
這要是稍微有些差池的話,那大魏,可真的要麵臨傷筋動骨的局麵了。
曹丕急了,腮幫子都腫了。
南陽方麵不能不救,整體局勢的崩壞不能不管沒辦法,曹丕思索再三,隻能再次把劉曄給找來,商議一下接下來該怎麼辦。
還是那句話,曹丕身邊的謀士,能派出去的都已經派出去了,遍觀身側,也就隻有一個劉曄還算靠譜。
都到了這個時候,劉曄也沒心思再跟曹丕強調自己到底是政務更強還是軍略更強看完張遼的疏奏後,劉曄的眉頭就沒有放下來過。
比起曹丕,劉曄跟張遼相處共事的時間更長,也更加了解這位將軍的脾性他上這個疏奏,是真的對鄧縣戰事的前途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南陽三道防線,蜀賊已經突破了兩道,那麼剩下最後一道宛城防線,就必須要守住。
否則蜀賊就直接打通進入中原的門戶了。
宛城一丟,關羽軍東進可以直逼洛陽,威脅曹丕所在,西進可以攻取武關,配合劉備大軍夾攻長安。
而更要命的地方在於,如今大魏的軍力吃緊,不管關羽軍團在攻破宛城後往哪個方向發展,曹丕一時間都沒有任何應對的辦法。
因此,宛城真的不能丟,而曹丕現在最急需的,也確實是時間。
張遼如今在鄧縣做的事情,就是在給曹丕爭取時間。
劉曄很快就理清了現在南陽方向的解決思路,然後立刻對曹丕提議道,“陛下可急派一員大將,親往宛城鎮守,以安軍心。”
曹丕則是一臉苦笑哪有這樣的人啊。
早知道是這樣的局麵,當初自己就不該下詔讓張遼速戰速決不然南陽戰事,就算蜀賊增兵後軍勢大漲,以張遼之能,守衛宛城還是綽綽有餘的。
如今張遼困在鄧縣,宛城,就隻有一個張虎但凡張虎能靠的住,張遼何必在疏奏裡跟自己求情,讓自己厚待張虎呢?!
“依卿之見,何人可往?!”曹丕這也就是走個流程的問一下,他是真的想不起來,在這個時候,這個地點,還有誰能替代張遼來鎮守宛城。
徐晃,郭淮,張合倒是都行,可全都在戰略要地上,一個都走不開總不能去指望那個剛剛退兵回汝南的曹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