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的具體情況,彆說司馬懿,就是曹丕一時間都不能搞清楚,隻知道張遼困守鄧縣在拖延時間,具體能拖延多久,張遼沒說,曹丕都無法判斷。
因此,司馬懿隻能是搶時間,早一天抵達宛城,那守住宛城的可能性就越大。
司馬師對司馬懿的解釋,一臉的恍然大悟,父子倆一路也沒有再廢話,急赴宛城。
從許昌到宛城,其實道路真的不算太近。
比起從襄陽出兵北上到宛城,許昌肯定是要離宛城近的多,但如果跟鄧縣到宛城的距離相比,許昌離的可就遠了。
因此,司馬懿這一路上,真的是火急火燎的趕路,儘可能快速的趕到了宛城。
而剛到宛城,司馬懿就得到了一個壞消息。
當司馬懿趕到宛城的時候,鄧縣被蜀賊攻破的消息終於是傳到了宛城,一起傳來的,還有張遼以身殉國的消息。
這個消息,是由張遼的親衛,以及從鄧縣撤回宛城的一千多士卒共同講述的,甚至張遼的遺體,也是他們護送回宛城的,根本假不了。
張遼病逝於軍帳中之後,第二天,張遼的親衛就遵循張遼的遺命,開城向關羽投降。
而關羽,也確實理解了張遼的用心,並沒有為難這些投降魏軍,更沒有要收編他們的意思,而是分發了一些乾糧給這些投降士卒,讓他們護送張遼的遺體,北上宛城報喪。
畢竟,這不僅是張遼的遺命,也是關羽送自己好友最後一程。
關羽雖然也做好了心裡準備,但真正得知好友陣亡的消息後,心裡也不會好受。
更彆說,好友還是陣亡在自己手裡,這讓關羽的心情更加複雜,對這一千多人的處理,自然也不會太過為難。
見到了自己父親的遺體後,張虎頓時委頓於地,嚎啕大哭。
此時此刻的張虎,也沒有了繼續作戰的心氣,按照張遼身前的吩咐,上書給大魏天子曹丕,請求扶父親的靈柩還鄉安葬這種情況下,曹丕是不可能不同意的。
而司馬懿抵達宛城後,也順勢前往拜祭了張遼。
一方麵,是對這位百戰老將的尊重,另一方麵,司馬懿也要收一收軍心。
南陽軍團,大多是跟隨張遼在南陽鎮守了五年之久的士卒,對張遼肯定是很敬重的,司馬懿這麼做,也是為了換取南陽軍團對自己的認可,省的將來指揮防守戰的時候束手束腳。
曹丕給司馬懿的私信裡說的很清楚,短時間內,南陽地區是不太可能有援兵到來的,必須要靠司馬懿指揮著南陽的兩萬餘敗兵,堅守上一段時間,才會有曹丕給司馬懿的援軍到達。
可南陽軍團,畢竟是新敗之兵,想要堅守,軍心將心不合顯然是要出大問題的司馬懿不過是拜祭一下張遼,就能換取士卒們最基本的好感,何樂而不為呢?!
拜祭過張遼後,司馬懿立刻升帳點兵點將除了張虎外,其他諸將都到位,聽候他司馬懿的發落。
其實也沒啥好發落的,就那麼點人,這些將軍們也都不是什麼大才,就比軍中校尉強點有限司馬懿現在算明白,為啥張遼一出事兒,整個南陽軍團就跟塌了天一樣了。
可司馬懿現在也沒辦法,就這麼幾塊歪瓜裂棗的,該用還得用啊。
升帳點將,問清楚軍中狀況後,司馬懿做出了一些防守安排,然後就讓諸將謹守職責,儘心而為既可。
宛城防禦,自有一套體係在,這套體係,最早是張遼布置下的。
以張遼的經驗和能力,這套體係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司馬懿也不是那種剛愎自用的人,非要否定前任的一切.既然張遼布置的挺好的體係,那就沿用好了。
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蜀賊什麼時候來犯。
而這個時候,司馬懿終於接到了一個好消息。
蜀賊自攻破鄧縣後,就一直在鄧縣休整,如今已經足足五日了,並沒有絲毫北進宛城的跡象。
這消息好的,弄的司馬懿都有點含糊了.蜀賊到底在乾什麼?!
關雲長世之名將,不可能不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吧.難道是有什麼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