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右扶風,劉備的主力大軍和曹魏的雍州軍團在槐裡對峙,準備攔水築壩,水淹槐裡城。
左馮翊,張溪帶著柳隱,輕兵直進,也同樣抵達了長陵城外。
駐守長陵的王昶,對此非常的焦急。
右扶風好歹還有兩萬多兵馬呢,他王昶手裡,守衛左馮翊的士卒,隻剩下從武功縣敗退下來的六千士卒。
其實吧,本來也不至於就這麼點,左馮翊原本還有留守的五千郡兵呢,有這些郡兵在手,再加上長陵,渭城的城防,要克敵製勝王昶沒把握,但堅守拖延時間,王昶覺得自己還是能做到的。
儘管自己的對手是當世名將張溪,但張溪手下的士卒也不多,不過一萬餘人,用來攻城,優勢就不明顯了。
可問題是,滿寵要遷徙百萬百姓入關,手頭上不可能一點士卒都沒有沒有這些士卒的押送,這些百姓和世家,誰會乖乖的自己去關內?!
因此,左馮翊,右扶風,以長安留守的全部郡兵,都被滿寵征調去了長安,負責武裝押送百姓遷移的事兒。
所以啊,王昶手裡,就隻有六千從武功縣敗退下來的中央禁軍。
當然,這六千中央禁軍的戰鬥力還是有保障的,在武功縣的時候就能證明,以曹魏中央禁軍的戰力,哪怕是野戰,以一敵二都不是問題,更彆說守城戰了。
但王昶也是倒黴啊。
左馮翊地區,跟右扶風完全不同。
右扶風地區,曹真郭淮隻要領兵往槐裡一堵,蜀賊就算想繞過槐裡去偷襲長安,都要隨時擔心槐裡的魏軍反殺。
因為槐裡就擋在長安的西南側,跟一道屏風一樣,護衛住了長安城。
可左馮翊地區不一樣,這地方,長陵位於長安北側,而渭城位於長安的西側,這兩個地方,都在渭水北岸,而更要命的是,這兩座城池身後不遠處,還各有一座渭橋,可以渡過渭水,直通長安。
這就導致了王昶必須分兵守衛兩地,否則任何一個地方失守了,蜀賊都能順勢過河,直接威逼長安。
特麼就六千士卒,還要分兵,麵對的還是蜀賊名將張溪率領的萬餘士卒這特麼怎麼守?!
王昶不是沒有膽略的人,也不是沒有謀略的人,但這事兒真的不好辦。
而最讓王昶感到頭疼的地方,還不是兵少分散的問題,而是從長安派過來,協助自己防守渭城的守將,胡遵。
張合傷重,被曹丕緊急詔令,送回洛陽治療去了,王昶作為張合的副將,自然要承擔起防衛左馮翊的任務。
但王昶終究是資曆太淺,從軍經驗太短,又要分守兩地,滿寵也怕他一個人指揮不過來要出問題,因此給王昶派了一個幫手過來。
這本來倒也是個好事兒,王昶一個人確實守不住兩個城,有個幫手過來,終歸能幫王昶分擔一城防禦。
可王昶有一點不明白——你滿寵是不是腦子壞掉了,居然派了一個本地出身的世家武將,來幫我守衛左馮翊?!
胡遵,是安定胡氏出身,在安定區域,也算是一方豪強。
而安定本身就緊鄰左馮翊,胡氏家族跟左馮翊內的世家大族們關係都匪淺,如今安定郡本身的態度也非常的搖擺不定,雖然名義上還在大魏的管轄之下,但隨時可能會投降蜀賊你滿寵把這樣的人派來守衛渭城,確定不是來給蜀賊開門的?!
王昶是真的信不過這個胡遵,但偏偏這人是滿寵派來的,而舉薦這位胡將軍入仕的,還是在西北地區鼎鼎大名,前年才剛剛病故的西北名臣,張既,張德容。
因此吧,王昶縱然信不過,但他終究從軍資曆太淺,根基不足,再加上這年月,太原王氏雖然已經有崛起的趨勢,但還遠遠達不到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影響力,他王昶在西北長安,也實在說不上話。
胡遵的到來,還是從王昶這邊分走了兩千士卒去鎮守了渭城。
這還是王昶死不放心之下,才有的這麼一個結果。
王昶手頭上一共就隻有六千人,如果隻分一千人給胡遵去守渭城,哪怕胡遵沒有異心,也會被王昶逼得產生異心就這麼點人,怎麼麵對蜀賊萬餘人的進攻?!
可要是分一半三千人去鎮守渭城的話,王昶自己不放心回頭胡遵萬一真的投了,那他王昶連點頑抗的資本都沒有。
因此,王昶隻能是給胡遵兩千人。
反正長陵和渭城離的也不遠,不到百裡的路程,萬一胡遵在渭城遇到猛攻,他隻需要堅守四五天,王昶就能帶兵去救援,理論上,還是有堅守的可能的。
至於胡遵嘛胡遵二話沒說,領著兩千魏軍士卒,就前往渭城鎮守,連一句怨言都沒有。
這事兒,從表麵上看,胡遵給人一種忠於國事的感覺,不像是個二五仔的樣子可王昶總覺得不放心。
你要真的是忠於職守的話,這時候哪怕抱怨兩聲都正常兩千人守衛一座城池啊,麵對的可能是敵軍一萬多人的圍攻,抱怨幾句,多要點兵馬,這才是人之常情吧?!
可胡遵走的這麼乾脆,反倒是讓王昶有點覺得不大得勁。
但事已至此,王昶也不好明麵上質疑胡遵什麼,萬一人家是胸有成竹,或者真的是一心為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