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做法一開始的目的是很純粹的,就是給前方將帥臨機專斷的權利,但後來吧,慢慢就變成了一種榮譽性質的東西。
這個權利你有,你可以代表皇帝下達命令,掌握一些官員將領的生殺大權但你要真的用了,就得看你和皇帝的關係到底怎麼樣了。
你要是受寵,或者跟皇帝關係好,皇帝說不定笑笑就過去了.要是關係不好或者皇帝要整治你,誰用這個權利誰倒黴。
到了漢末的時候,因為戰亂,假節這個權利,再次被人利用了起來,但隨著天下三分局勢大定,這個權利,又開始變成了一種榮譽象征。
可今天,曹真用了。
因為曹真要做出一個雖然基於皇命,但並不完全符合皇命的決定,他不得不用假節的手段,讓所有人聽令。
曹真的決定是——命令滿寵立刻放棄長安,帶領長安二十萬百姓,從武關道撤入中原。
換句話說,曹真要中斷三輔遷民入關的政策,立刻放棄三輔,退入中原,閉關自守。
真不是曹真犯傻,而是局勢根本不容他猶豫。
但凡左馮翊沒有那麼快的失守,他曹真也不至於要發出這樣的命令。
左馮翊一旦失守,張溪必然領軍突襲潼關,而此時的潼關,雖然已經有人在駐守了,但兵力畢竟不多,如果王昶不能趕在張溪之前抵達潼關,那就隻能放棄潼關,退守函穀關了。
而潼關一旦丟失,遷民入關的事,就徹底淪為了泡影.後路都斷了,還怎麼遷民入關。
很顯然,曹真在計算整體的局勢時,是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王昶能及時趕到潼關,並且守住潼關要塞上的.曹真必須考慮到,一旦潼關失守後,長安和右扶風該怎麼辦。
經過和郭淮的來回討論後,曹真做出了棄守的決定。
那意思就是,你滿寵現在能遷徙多少百姓就帶走多少百姓,這就是最後一批,立刻從武關道進入武關,退入關內。
在此之前,曹真和郭淮會繼續堅守槐裡,給你撤退爭取時間,但過了這個時間點,曹真和郭淮就不會管了。
畢竟,這倆各自也有自己的軍令在身,一個要守衛武關,一個要支援宛城。
再一個.對麵蜀賊在渭水邊的堤壩就要建好了,這要是再猶猶豫豫的,等到開春化凍,春汛來臨,那可就真的想走也走不了了。
還不如這個時候及時止損,能撤多少回去就撤多少回去。
反正天子的詔令也是讓咱們放棄三輔,閉關自守的,至於百姓,天子又沒有明確說要遷徙多少回去,能遷回去多少是多少就可以了。
站在曹真的角度,這樣的命令下達,顯然是比較顧全大局的。
但站在滿寵的角度就這麼回去的話,那自己的罵名也擔了,成績卻沒有做出多少。
滿寵估算過了,如今撤入關內的百姓,最多也不到二十萬人,即使滿寵能安全的把還留在長安的二十萬百姓全部撤入關內,也不過是四十萬丁口而已。
整個三輔,還有五十萬左右的丁口還留在原地,這些丁口要是被劉備得去了,那又是一個禍害。
滿寵不甘心,但.滿寵還能怎麼辦?!
總不能背叛大魏吧?!
就他早些年對大漢皇室做的那些事兒,就算他舉長安城而降,劉備也饒不了他!
而經過這次遷民之事後,滿寵的名聲可就該跟賈詡差不多,但偏偏他又沒有賈詡那樣的才能,可以一言定江山,一策亂國家一旦背叛曹魏皇室,那天下之大,真就沒有滿寵的容身之地了。
所以.即使不甘,滿寵也隻能領命而行。
不過,即使是領命而行,滿寵還是給曹真回了一封急信,內容隻有一個——向曹真要時間。
二十天,至少給他二十天的時間。
隻要爭取到二十天的時間,那麼他滿寵就有把握,把長安城內集結的這二十萬丁口,全都從武關道撤回關內去。
滿寵希望曹真在槐裡,堅守至少二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