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宛城戰事(二)(1 / 2)

<b><\/b>

關羽絕北道,那是有漢水水軍優勢,雖然看似深入敵後,但實在不行,關羽也可以憑借漢水水軍的接應,暫時後撤休整。

換句話說,關羽是有退路的。

可如今的宛城,北方是不存在任何退路的,鄧艾要是真的敢領兵深入宛城北方,那等著他的,必然是魏賊的各路圍剿,不可能有生還的可能。

這點,徐庶看的很明確,所以他一聽鄧艾要冒這個險,直接站出來阻止了。

可鄧艾呢,他也不是無智之人啊,不可能不知道宛城的地理情況和江陵是不同的,不能那麼簡單的生搬硬套自家老丈人的絕北道計劃。

鄧艾還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就之前司馬懿對“武關告急”的態度來看,這老烏龜是一心死守了,因此,就算自己真的領兵去絕北道,他應該也不會輕易出兵圍剿自己的。

而連續三個月了,宛城的守軍依然隻有兩萬人,不見任何援軍到來,可見中原方向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集結出足夠的兵力出來。

最後,鄧艾也有自己的退路武關和宛城之間的山路,並沒有太多的魏軍守衛,如今的司馬懿就是龜縮防守,而武關方向的守軍也不可能放棄關隘城防,跑來圍堵自己,因此這地方,是可以在鄧艾進軍不順的時候,作為退路的。

是,這計劃是有點冒險,但也不是不值得一試啊。

因此吧,鄧艾是真心想去執行這個計劃,為此,他認真的想徐庶闡述了自己的理由。

可徐庶依然不同意。

有時候吧,徐庶也很好奇,就張元長那小子謹慎到近乎膽小的性格,到底是怎麼教出來這麼一個膽大包天的徒弟的?!

是,徐庶承認,鄧艾的計劃是有道理的,也有可行性的但風險實在太大了。

這裡麵隻要有一個環節跟鄧艾的預計不一樣,那鄧艾就隻有戰死宛城北部一個結局,根本不存在第二個選擇。

而且吧,如果說,鄧艾的這個計劃收益比風險大,那徐庶也得承認,這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你老丈人當初絕北道,以周瑜的統兵之能,依然打了九個月才打下了江陵。

咱們哪有這麼多的時間來跟魏賊耗下去?!

有那個功夫,倒不如冒著兵家大忌,直接拚傷亡,強攻宛城算了。

這時候的鄧艾到底還年輕,思考問題依然不算太全麵,這也是為什麼徐庶一定要勒住鄧艾的原因。

可鄧艾有個問題,也反問到了徐庶。

“這也不成,那也不成難道就隻有硬攻一途可取了麼?!”

這也是徐庶到現在為止,無法徹底拿定主意的原因。

兵書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賁溫,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孫武他老人家早就說過了,強攻城池導致士卒傷亡有三分之一的,那就是“攻之災”,不可為也。

而現在的問題是,徐庶也沒有把握在傷亡三分之一的情況下,能攻下宛城。

這年頭攻城的效率實在很低,傷亡率卻很高進攻方傷亡三萬人,守城方可能也就萬人傷亡不到,要是司馬懿繼續能忍,徐庶依然攻不下宛城。

所以之前徐庶給關平的建議,也是攻心為上,又是以勢壓人,又是誘敵分兵之類的計謀可這些計謀,都被司馬懿一一看破了。

而徐庶呢,也不是諸葛亮那種硬著頭皮領軍上陣,結果卻發現自己領兵能力也很強的人徐庶有一定的領兵能力,在荊南鎮守的地方的時候倒也能施展,可如今麵對司馬懿這個一心死守的老烏龜,徐庶還真的沒辦法。

畢竟這是司馬懿他要是鐵了心的當烏龜,諸葛亮都拿他沒轍。

進攻宛城大概二十天,攻城發現司馬懿防守嚴密,守城很有章法,根本沒有破綻,而用計又被人一一看破貌似除了硬攻拚消耗外,還真的是無計可施了。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徐庶也知道,不可能再有僥幸心理了。

心一橫,該狠心的時候,必須得狠心。

就硬攻吧。

宛城的太重要了,不打通宛城,就不存在進入中原的門戶為了這個戰略要點,付出一些犧牲,也是值得的。

就這樣,二月初的宛城,重新陷入了戰火。

而司馬懿對此,也是早有預料。

或者說,司馬懿巴不得蜀賊強攻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