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長安取士”,確實是一個奇葩。
這個政策,前半段,看著像是察舉製的延伸,又有點像曹魏的九品中正製,需要地方名士或者州郡官吏的推薦。
換句話說,這對地方世家豪強們還是有利的。
這年月,畢竟還是世家子弟有這個條件讀書識字,一般的寒門子弟,在學識上,依然還是無法跟世家大族的子弟們相比的。
但實際上,劉備對於這個地方名士的認定,並沒有那麼嚴格,而且也不限於一州隻有那麼一兩個名額,也不要名士對被推薦人做出評定,隻需要推薦就可以了。
至於後半段吧,你要說他是察舉製或者是九品中正製吧,他偏偏是用考試的方式來決定是否錄取,而不是通過名士評定來決定一個人是否有才能。
而你要說他不合禮法呢,這個考試也是劉備這個大漢天子親自主持的,真要說起來的話,察舉製的最後,也是需要天子親自考察被舉薦人才的品德,學識,這也能算是一種考試的方式。
可你要說他是科舉製.反正張溪是打死不承認,這玩意兒算科舉製。
科舉製可不隻是讓皇帝親自出麵組織考試,那可是從鄉試,會試,殿試為一體的,一整套人才選拔製度。
但張溪也知道,在這個時代貿然開啟科舉製,那名聲,不見得會比隋煬帝好到哪兒去張溪也沒辦法,隻能是選擇了妥協。
而對於龐統和黃權來說,他們也覺得他們是妥協了,同意采用考試作為察舉製的最後一關,而不是以地方名士的評定來決定一個人是否具備出仕的資格。
畢竟,這年月,察舉製的弊端也已經顯現出來了,尤其是東漢末年,出現了不少濫竽充數的玩意兒,甚至在桓靈時期,還流傳過這麼一首歌謠。
舉秀才,不知書。
舉孝廉,父彆居。
寒素清白濁如泥,
高第良將怯如雞。
雖然這裡麵有桓,靈二帝賣官鬻爵的因素,但事實也證明了,察舉製,其實並不能找出真正能懂實務,能理民的好官來。
與其這樣,還不如在學識上一較高下,能者上,庸者下呢。
至於非要地方名士推薦,一方麵是龐統和黃權為了保證地方世家利益所做的堅持,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儘可能的篩選掉一些有才無德之人。
中國人的用人理念,一向還是比較偏向於用人用德的。
有德無才之人,最多就是個庸官,這樣的人壞不了大事,甚至多鍛煉一下,也不是沒有鍛煉出來的可能。
但有才無德之人,用好了,自然能起到大作用,但用不好,可就容易為禍百姓,甚至是為禍天下了。
你不可能指望每個上級官員,甚至皇帝都能用好有才無德之人,畢竟不是什麼人都有這樣的資質,哪怕是在曹魏,也隻有曹操敢說我“唯才是舉”,換了曹丕都不行。
站在劉備的角度考慮用人機製,從來不能隻考慮眼前,必須要考慮到以後.因此這個名士推薦,雖然張溪覺得會導致一些寒門子弟沒有出仕的機會,但劉備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即使如此,當劉備昭告天下,在長安取士之後,依然引起了天下士族們的紛紛議論。
這種取士方式,不同於以往的察舉製,但也可以看做是察舉製的一種延伸.對這樣的取士方式,世家們都是議論紛紛的。
最大的爭論點在於——世家子弟是不是要參加這種以皇帝個人意誌為喜好的考試,通過這樣的方式出仕?!
這年代世家大族的高傲,遠遠超過大眾的想象。
倒不是這群世家子弟不屑於跟寒門子弟同場競技,覺得這是丟身份這時代的世家格局還沒有那麼小,而且世家子弟也不覺得自己會在考場上輸給寒門子弟。
畢竟雙方的現實差距還是很大的。
這年代世家子弟真正的高傲體現在——這個天下,不是皇帝一個人的天下,皇帝要求賢才,那就該禮賢下士,來請我出仕,而不是用一場考試來決定我的未來。
這裡麵的主次問題不能搞反了。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時代,甚至往後的幾十年,很多士族明明有被推舉出仕的機會,但非要拒絕出仕,遊戲於山林的原因。
老子決定你這個皇帝不值得我輔佐,那你就是三請我,我也不出山相助.這是士人的風骨。
比如說著名的竹林七賢,大多數就是這樣的人雖然背後的原因比較複雜,展開說就太水字數了,但至少明麵上來看,他們就是拒絕了朝廷的征召,而且被世人所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