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條路.曹丕派出了以蔣濟為首的使節前往江東,說服孫權出兵進攻荊州。
這一路軍馬,其實很難。
不管漢吳兩國都各懷什麼心思,至少在表麵上,兩家是盟友。
背盟偷襲這種事兒,成了倒沒什麼,但如果沒成功,那背盟的一方要背負的罵名那可就大了去了。
孫權已經背過一次了,為此還陪上了一個江夏郡,之後跟劉備集團的交往中,孫權一方始終是弱勢方,動不動就會被劉備集團的使臣拿出來說事兒。
孫權當然窩火,但問題是,誰讓他偷雞沒成呢,窩火也隻能憋著。
如今再要說動孫權主動背盟去偷襲荊州,那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可蔣濟終究是蔣濟作為曹魏中後期的智者,唯一能跟司馬懿掰掰腕子的人物,他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和說辭。
蔣濟到了東吳後,雖然第一時間拜見了孫權,但並沒有主動提及聯合攻蜀的事兒,隻是走了一個尋常使節的工作,名義上就是來加強一下兩國關係的。
但私下,蔣濟拜訪了張昭,顧雍,孫韶,孫盛這些人的府邸,通過這些人,傳達了自己出使的真正目的。
這四個人裡,張昭是目前東吳資格最老的老臣,也是一向對孫劉聯盟不太感冒的老臣。
而顧雍是孫權目前最器重的文臣,很顯然是準備讓顧雍將來接班張昭的地位的。
至於孫韶,孫盛兩人,則是東吳的宗室將領,也是孫權一手提拔出來掌控軍權的心腹。
通過這四個人,蔣濟闡述了一個道理——如今蜀漢已經占據了天下四州,兵峰正盛,一旦曹魏頂不住蜀漢的進攻,那麼偏安一隅的江東,真的能是如狼似虎的蜀漢的對手麼?!
彆看如今江東也占據了淮南和青徐,可上次大戰,江東即使通過偷襲的方式,也不過是拿下了半個下邳郡而已人家蜀漢可是一舉攻下關中了。
就算漢吳聯盟繼續維持,一起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攻曹魏的中原地區.你江東又能從蜀漢手裡搶下多少地盤來?!
好,就算人家蜀漢真的拿你當盟友,分給你一半的中原之地,可問題是.接下來你東吳要怎麼辦?!
蜀漢一旦占據了中原之地,那就等於是占領了半個中國.到了那個時候,就是蜀強而吳魏弱了。
你東吳到底是要繼續保持盟約,學習一下齊王建那樣等死呢,還是要跟大魏聯合,一起對抗蜀國呢?!
如果要等死,那就當我蔣濟白來了。
可如果要跟大魏聯合的話,為什麼一定要等到蜀漢把所有的地盤連成一片,勢力坐大以後呢?!
如今不就是最好的機會麼?!
趁著劉備駕崩,新君繼位,權利不固,內部矛盾叢生的機會,一戰而取荊州,豈不美哉?!
而且如今的荊州,關羽傷重靜養,短期內不能理事,王基雖然能力出眾然資曆尚淺,不足以服眾,與徐庶這樣的元老派必然會有矛盾。
再加上北方曹魏可以派遣司馬懿,王淩兩路兵馬,兵出宛城,許昌,威脅襄陽,吸引荊州軍主力如此豈不是東吳襲取荊州的最佳時機?!
蔣濟這一番話術,實實在在的說動了顧雍,孫盛,孫韶等人,而張昭嘛張昭又不是真的是演義裡那個就會出餿主意的法國謀士。
能承擔孫策托孤重任的人,能是那種不懂軍略的人嘛。
說實話,當初領兵奔喪的人如果不是周瑜,還真不一定能從張昭手裡奪走一半的決策權.周瑜有壓製張昭的資格,不代表其他人也能隨便糊弄張昭。
真當孫權叫張昭一聲“張公”,是出於對張昭年紀的尊重麼?!
張昭早就從蔣濟的這番話語裡,找到了一個最大的漏洞——一切都是蔣濟在自說自話,並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蔣濟認為劉備駕崩後,荊州軍內部會陷入到王基派和關羽派的內鬥,這純屬蔣濟的自我想象,荊州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張昭都無法預料。
蔣濟聲稱曹魏會在宛城和許昌兩個方向發動對襄陽的進攻,以策應江東發動背刺.可回頭你們要是不出兵,或者隻是出兵裝裝樣子,坑我們一把,也不是沒有可能。
再一個,有文聘那個難纏的混蛋鎮守著江夏,江東想要繞過江夏的監視去偷襲南郡,可比當初呂蒙偷襲荊州麵臨的困難要大的多。
這就是一個隻存在於蔣濟腦海中的計劃,或者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為了坑東吳一把,挑起東吳和蜀漢內鬥的戲碼。
張昭其實看的很清楚,但張昭卻沒有拒絕蔣濟。
因為有一點,蔣濟其實說的沒錯——不能再讓蜀漢繼續坐大下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