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雍州防務(1 / 2)

關於雍州防務的問題,張溪和諸葛亮一直討論到深夜。

說實話,在某種程度上,張溪是做好了兩手準備的。

這點上,其實比諸葛亮預想的,要好的多。

諸葛亮通過對當今局勢的預判,認為曹魏不太可能在如今的局勢條件下,突然的對關中發動大規模的入侵,撐死了也最多是以騷擾為主。

張溪雖然也是這麼判斷的,但在用兵上,張溪素來謹慎,因此張溪不僅做好了應對曹魏小規模騷擾的手段,同時也做好了曹魏大舉入侵的準備。

武關道方向,張溪之所以著急著建立鄔堡,又把擅守的柳隱放到那裡去,就是為了依托武關道出口的唯一性,提前建立阻擊陣地,依托鄔堡防禦,跟曹魏的大軍在武關道出口處硬剛,阻擋魏軍進入右扶風。

但這招吧,在武關道方向好使,在潼關這邊,不太好弄。

潼關雖然也是依山而建沒錯,地勢也險要,但離開潼關十裡地的地方,可就是一片廣闊的左馮翊平原了。

你要堵住潼關也不是不行,派出五萬以上的兵馬,常年駐紮在潼關前十裡處,倒是可以堵住潼關可問題在於,張溪真沒有這麼多的兵馬來調用。

曆史上,攻潼關從來都是大軍圍攻的,從來沒見過誰派小股部隊就能堵住潼關,不讓潼關將士出關野戰的。

因此,對左馮翊的防守,張溪不得不想後退出二十裡地,劃出一個緩衝區,這個緩衝區內隻安排了一些士卒哨探以作警示,目的從來不是阻擋潼關魏軍出戰,而是示警。

而對左馮翊的防守,張溪根據自己腦子裡那些攻破潼關的戰例,選擇了誘敵深入的作戰方式。

在左馮翊地區設立緩衝區,同時把北軍放置在防守線的兩翼,等到魏軍入侵後,放開緩衝區的防守,引誘曹軍深入,等到曹軍深入到遠離潼關的位置時,讓兩翼北軍迅速繞後合圍,切斷曹軍退路。

這樣的話,如果曹軍入侵的是小股部隊,根本突圍不出去,如果是大部隊入侵的話,張溪可以邊戰邊退,大不了放棄左馮翊地區,依托長安城堅守。

隻要魏軍無法擊破吳懿率領的一萬北軍,無法打通後路,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魏軍後路被斷,糧草不濟,最後也隻能退兵。

這就是張溪對關中整體的布防戰略。

諸葛亮對張溪的這個布防思路是沒有任何疑問的,臨機應變方麵,諸葛亮也不覺得張溪會比曹魏那邊的曹真,王昶等輩要差。

就一點,諸葛亮擔心的就一點。

“若魏賊以千餘士卒為一隊,兵分數路出潼關,元長如之奈何?!”

這問題問的,張溪都有些不知道諸葛亮要乾什麼了。

“若魏賊僅以千人為隊,還敢分兵,隻需教左馮翊各縣就地堅守,溪再派北軍來回接應便可此等作戰之法,又豈能威脅到左馮翊核心,乃至長安?!”張溪不解的問道。

千人一隊,哪怕兵分十路,總兵力也不過是一萬人而已,就這點兵力,還想反攻關中?!

而且千人隊的規模,以左馮翊每縣五百郡兵的配置,又是守城方隻要縣令不是主動投降,就萬萬不存在短期內攻破的可能。

再加上讓吳懿領北軍來回接應,可能魏軍隻能騷擾一番就撤兵,連個縣城都攻不下,這樣出兵的意義何在?!

諸葛亮卻搖搖頭,說道,“若魏賊的目的,本就不是攻城,而是襲擾呢?!元長莫要忘了,關中丁口不足,若耕地再荒蕪了,不知何時方能恢複到昔日繁盛。”

嗯.這還真的是.一個損招。

大漢四州之地,但實際上,益州要供應南中,荊州本就不全,缺失兩郡,又得供應北伐所需糧草軍械,涼州更是一個急需要投入錢糧來穩定的地方的所在.如果雍州不能及時恢複生產,那麼對大漢的影響,是肉眼可見的。

而雍州的精華所在,就是三輔,就是關中平原。

從左馮翊開始,曆經長安,右扶風這一帶,不僅是開發極早的農耕區,周邊又有涇河,渭河,洛水三條灌溉帶,以及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修築的各種水利設施。

如果關中不能及時恢複生產的話,那麼大漢即使占據關中,也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

而諸葛亮最擔心的,就是曹魏打算以小股部隊,對關中地區進行襲擾。

尤其是左馮翊地區。

左馮翊不同於右扶風,這裡沒有一條山道限製魏賊進出,潼關以外十裡,就是廣闊的平原,沒有足夠的軍隊,你根本無法鎖死潼關。

甚至於,如果曹魏真的采用這種小股部隊穿插襲擾的辦法來騷擾左馮翊地區,你就是安排了大隊人馬看守潼關要道,人家也能輕易繞過去。

這年月,封鎖網可不是那麼好搞的。

畢竟這年頭的軍事偵察隻靠人的一雙眼睛,通訊效率更是隻能靠馬腿來支撐等你發現魏軍穿插進入左馮翊,派兵趕去救援的話,城池倒是不會有什麼損失,但在城外的田地,以及田地裡的莊稼,可就保不住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