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用兵素來謹慎,是建立在他對所有戰略發展可能,提前預測,提前做好預案的情況下的。
諸葛亮不是神,他不可能真的未卜先知,因此,當他接受張溪的說辭,認為周瑜也存在不顧名聲,背盟偷襲的可能後,立刻開始盤算跟東吳達成協議的利弊。
諸葛亮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事兒,得依照原計劃來。
“當今之勢,非出奇不足以定鼎天下兩線防備,於我無利!”諸葛亮無奈的說道。
還是那句話,三足鼎立之勢已成,短時間內要破局,必須冒一定的風險。
如今依然是曹魏勢大,占據中原有利地形,麵對關中,不僅有三關之險,宛城,許昌等地,在曹魏數次修築之下,已經是堅城,易守難攻。
單獨一路出兵,很難直接撼動曹魏在中原地區的統治,隻有兩路夾擊,甚至是說動東吳北上,三路夾擊,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攻破曹魏防線,進入中原。
而以大漢如今的國力,打一場維持一兩年的戰役是可以的,但跟曹魏進行來回拉鋸,是肯定耗不過家大業大的曹魏的。
更彆說大漢在北伐曹魏的同時,還要東防東吳以大漢如今的國力,是做不到兩線作戰的。
所以,當年《隆中對》中的基本策略,“東和孫權”,到了如今,依然還是很必要的。
“若此.周瑜占據江夏,又有背盟之心,則何如?!”張溪無奈的,反問諸葛亮。
諸葛亮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東吳所為者,不過長江防線,據江夏已得其一,據江陵為其二,占永安為其三”
這話一說,張溪頓時坐不住了。
啥意思,你割讓一個江夏郡還不算,還打算把江陵和永安都作為籌碼交換出去麼?!
張溪立刻出言打斷,說道,“丞相不可。江陵乃荊州腹心,亦為襄陽後援,豈可輕棄?!永安乃入川門戶,更是重中之重,事關蜀地安危,丞相萬不可行此危急根本之策!!!!”
張溪說著說著,都站起來了,說話的語氣也開始嚴厲了起來。
把諸葛亮給整的挺鬱悶我啥時候說過要割讓江陵了?!
至於永安,那就更不可能了,那地方的重要性,我比你清楚的多,當年先帝入川的計劃,可是自己和龐士元,法孝直一起製定的。
“元長莫急!!!”諸葛亮也趕緊起身,先安撫了一下張溪的情緒,拉著張溪重新坐下,然後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繼續說道,“江陵,永安之重,亮豈能不知亮之意,乃是撤零陵,武陵二郡郡兵,退守江陵,以保長江水路不失,應對江夏周瑜之危。”
這話一說,張溪又想站起來了。
怎麼說著說著,還是要割地麼?!
諸葛亮現在算是明白了,張溪對於割地一事,到底是有多麼的敏感了。
因此,趕緊趁著張溪沒站起來,自己還能繼續說話的時候,立刻解釋道,“大漢與東吳協議,若彼無背盟之心,就算撤空零陵,武陵二郡郡卒,彼亦不會侵犯大漢州郡。若彼有心背盟,以東吳水軍之力,周瑜之能,據江夏,控長江以窺荊南,二郡兵多亦不能守.不若趁勢收攏兵力,以保江陵。江陵不失,則襄陽穩定,待破曹之後,再與江東一較高下,為時不晚也。”
諸葛亮的意思就是一個——戰略收縮,拱衛江陵。
真要按照諸葛亮的布置去做,確實可以在江陵集中近兩萬五千多郡兵和五千餘水軍。
哪怕周瑜真的選擇背盟,領兵出江夏,配合荊南的孫權軍隊圍攻江陵,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攻破的。
畢竟江陵城防,那也是出了名的堅固。
隻要能撐過一時,已經有了荊南兩郡入手的東吳,也未必會願意冒著得罪死了大漢的風險,硬攻江陵。
彆忘了,江陵也不是沒有援軍的,靠近永安的宜都郡,連接永安的巴郡,都可以抽調兵力,前往支援江陵江陵完全可以撐到北麵的宛城戰事結束。
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
但有些細節,還需要好好的商議一下。
“江陵何人鎮守?!”張溪問道。
江陵的鎮守將軍是一個關鍵。
不是所有的將軍,你給他三萬人馬,他就一定能守住江陵城的如果是朱然,給他五千兵馬就夠了,但如果是糜芳,你給他五萬兵馬都白搭。
諸葛亮也知道江陵守將的重要性,而如果襄陽發動北伐,那些能值得信任,又有足夠能力的將軍,必然會隨軍出征,能留守江陵的武將人選,隻有兩個人。
一個,是石苞.此人能力不下於鄧艾,但有個致命缺點,無德好色。
在諸葛亮的眼裡,無德可比無能要危險的多。
無德之人,必然沒有堅持,一旦東吳真的大軍壓境,你怎麼能指望一個無德之人會選擇據城死守。
另一個,是張任。
張任倒是忠心可嘉,這些年代替文聘鎮守公安倒也是儘心儘力,十幾年的表現總結起來,倒也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選。
但張任的能力諸葛亮是真的信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