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策略,其實跟張溪想的差不多。
羌人的情況和南中夷人的情況不同,不存在什麼一邊打一邊收心的可能性,而且以羌人的性格和生活習慣來說,單純的收心手段也沒啥大用,必須先打一頓才行。
既然諸葛亮也沒有對羌人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那麼張溪自然是沒啥好說的。
等到了護羌校尉龐德抵達後,諸葛亮也沒有磨嘰,直接做出了戰略安排。
平叛第一步,就是要儘快從上邽領軍出發,打通到天水郡之間的通道,接應在天水郡內堅守的薑敘,馬岱等人。
天水郡已經堅守了快兩個月了,千萬不能坐視天水郡陷落,否則諸葛亮就不是來平叛的,而是來收拾爛攤子的,而且這對西北的民心很不利。
因此,這次進軍,不僅是要跟羌人叛軍一決勝負,更要和老天爺搶時間,要在大雪降臨前,救援到天水郡,安定秦州民心,讓他們知道,朝廷不會放棄他們。
時間不等人,諸葛亮出兵的也夠快。
以張溪,龐德為前部先鋒,各領一萬人,兵分兩路,救援天水郡。
諸葛亮自己則帶領剩餘兩萬北軍隨後緩行,為兩軍後援。
按照諸葛亮和龐統商定的平羌策略,雖然要求速勝,但也沒有那種寄平叛於一役的想法。
下雪前,能救援到天水郡,保證秦州最後一郡的安全,已經是初步達成目的了。
剩下的那些羌人叛亂,等到開春後,諸葛亮再一一跟他們算賬.沒辦法,這幾年秦州的天氣太糟糕了,誰也不敢保證,秦州大雪什麼時候下。
在這樣的極端天氣裡,冬日很難用兵。
如果不是還有一個天水郡的薑敘和天水郡數萬百姓的生死存亡在那邊吊著,甚至諸葛亮都不一定會急著現在出兵。
現在,諸葛亮隻能寄希望於秦州的雪不要那麼快的下,又或者不要一下子就下的太大。
羌人的戰鬥力並不是太強,以漢軍的戰力,哪怕是步兵對遊騎,也不見得會吃虧,兩路軍馬一起出兵,也保證了救援的力度。
即使一路人馬遇到了羌兵主力,不管是張溪還是龐德,以他們的統兵能力,都有把握拖住羌兵,給另一路人馬爭取到救援天水郡的時間。
但.事情的發展,跟諸葛亮想的,似乎有些不太一樣。
張溪和龐德各自領軍一萬,從上邽出發,一路推進到天水郡外圍,幾乎沒有遇到大規模的羌兵阻路。
不是沒有遇到過羌兵,但人數真的不多,而且說他們是羌兵吧,都有些抬舉了,根本就是一些羌人部落百姓而已,手裡連像樣的兵器都沒有。
至於羌人特有的遊騎兵,不管是張溪還是龐德,兩人加起來都沒有遇到幾次,而即使見到羌人的遊騎兵,人數也很少上百.就這點遊騎兵,撐死也就起到一個騷擾的作用。
這樣的推進狀況,張溪和龐德都敏銳的察覺到了有些不對勁。
羌人的主力部隊去哪兒了?!
自己這一行人,擺明了就是去救援天水郡的.這些胡人就算再沒腦子,也沒道理連正麵阻攔都不做一下吧?!
張溪和龐德,哪個都不是沒腦子的貨色,尤其是張溪,謹慎到近乎膽小的程度,羌兵如此反常的舉動,讓張溪心裡不停的猶豫。
如果不是斥候探報說羌人依然在猛攻天水郡諸縣,張溪都懷疑這裡麵是不是有什麼圈套,要不要就地停止進軍,以防萬一了。
但可惜,張溪也知道,自己停不得,天水郡還能守住多久,誰也不知道,自己必須儘快的去天水郡支援薑敘。
可如此反常的情況,張溪也不能當沒看見,立刻派出軍中斥候,把這一路上的情況快馬告知身後的主力部隊,讓諸葛亮提高警惕。
同樣的做法,龐德也做了,因此,當諸葛亮接到兩人的軍報後,也不敢怠慢,當即找來了龐統和吳懿,三人一起商量對策。
龐統一邊看著張溪和龐德的軍報,一邊對比最近斥候傳遞回來的羌人行動路線情報,越對比,龐統越覺得奇怪。
“難道.是誘敵深入之計?!”
龐統喃喃的說道,但說完,他自己就搖頭了。
胡人之所以是胡人,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所謂文化傳承,他們對戰爭的理解,還停留在“進攻一起上,撤退各自跑”的程度。
這幫胡人也許會設伏,但這麼大規模的誘敵深入計劃,真不是胡人能整出來的。
哪怕龐統再怎麼高估胡人的智商,也覺得這事兒不太可能。
誘敵深入,那可是個技術活,尤其是這種通過兵力調動做到的誘敵深入,除非敵方指揮官是一個統攬全局的天才,否則的話,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
胡人如果有這樣的天才,那麼首先要做的就是統一各部族,集中力量辦大事,而不是這麼著急的發動叛亂。
這點上,諸葛亮也表達了讚同.目前的局勢來看,胡人確實不具備這樣的戰略眼光。
那麼,既然是這樣的話,那麼胡人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這麼輕易的放縱漢軍靠近天水郡,難道就不怕漢軍解了天水郡之圍,等到開春緩過勁來後再出兵征討他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