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岱和龐德的餿主意,張溪表示不能接受,不僅僅為自家膝蓋考慮,也得考慮一點政治影響。
邊關大將,擅自納羌人女子為妾,也不怕犯忌諱。
因此,張溪給諸葛亮去信,希望諸葛亮能在雪化後,及時派來援兵鎮守西縣,這樣雖然會浪費一點時間,但總比就這麼丟下西縣的羌人婦孺不管要好的多。
可諸葛亮接到的,除了張溪的信件外,還有龐德和馬岱兩人的聯名信件,上麵也講述了他們的那個餿主意。
諸葛亮經過一番思考後,給三人共同回了一封信。
諸葛亮覺得吧,其實馬岱和龐德的做法,也是可取的。
事急從權嘛。
如果西縣的張溪軍團要等到諸葛亮派往西縣的援兵到位後再出發,很有可能無法截住羌人五部的主力,進而導致這些羌人通過狄道,跑回草原上去。
當然,張溪也可以留下龐德的騎兵留守,步兵先行,等到諸葛亮援兵到西縣後,龐德再率領騎兵追趕張溪先行的大部隊。
但終究有時間差,而且沒有騎兵的襲擾,要靠步兵去拖住那些羌人,最多也就是啃下一塊肉來,不太可能影響羌人的撤退速度。
因此吧,諸葛亮覺得,迎娶羌人遺孀孤女,以羌治羌的做法,是可以臨時采用的。
至於邊關大將和異族結親是不是會犯忌諱這得分情況。
要是那些羌人部落首領還在,而管理的這些羌人裡還有壯丁,那必然是犯忌諱的事情。
但如今,西縣城內的都是羌人婦孺,即使回到草原上也不存在成為一方勢力的可能,隻會被其他部落吞並這種情況下,是不存在犯忌諱的事情的。
當然,上報給諸葛亮知情,經過諸葛亮同意後這麼做,和自己做主這麼做,性質也不一樣。
因此,諸葛亮的回信,就是同意了馬岱和龐德的做法,允許他們行這個權宜之計。
至於張溪諸葛亮還能不知道這貨是個氣管炎?!
策略是可行的,你張溪不樂意的話其實也沒關係,你不納就是了。
說到底,這些婦孺,都是羌人中小部落的婦孺,她們在草原上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力,護羌校尉和秦州司馬,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大人物了。
根本用不著張溪這個雍州刺史親自出馬去乾這種事兒。
就這樣,在諸葛亮的回信到來後,馬岱和龐德這倆貨,喜滋滋的派人去跟兩個羌人部落的遺孀孤女們商量結親納妾的事兒了。
這事兒.還真就是一拍即合。
按照羌人們的一貫理念,他們現在是戰敗一方,而在草原上,戰敗方就隻能是成為戰勝方的奴隸而已。
能成為大人物的妾室,全族脫離奴隸的身份,這對羌人婦孺們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更彆說,他們還因此獲得了掌管其他奴隸的權利,這按照草原上的規矩來說,等於是收納了其他部落奴隸,擴大了自己的部落族群。
無非就是部落首領變成了漢人.但問題是,這個漢人首領,可是比五大羌人部落首領還要有權有勢的人啊。
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月餅。
這麼一搞,兩個羌人部落的婦孺頓時抖棱起來了,都不需要馬岱和龐德刻意囑咐,他們自己就自發的開始管理其他羌人婦孺,承擔巡視安全和發放飯食的任務。
張溪對此,無話可說。
而隨著這事兒暫時告一個段落,秦州的大雪已經開始慢慢停了,接下裡的時間,如果天氣晴朗,七八天的功夫就能雪化出兵,即使天氣不配合,再等個十天左右,張溪也必須出兵了。
因此,這段時間,張溪開始安排出兵的準備工作。
龐德和馬岱也分的清輕重,本來這就是一個權宜之計,又是刀口上混飯吃的武將,還不至於讓一個女人拖在被窩裡起不來。
三個人開始分配任務,互相合作,在建興五年的一月中旬,張溪留下兩個部落的羌人婦孺看守西縣,自己領兵,會同馬岱,龐德,一起出兵北上,進軍狄道。
三天後,冀縣城內的諸葛亮,也正式出兵,以薑敘,吳懿為先鋒,兵分兩路,過洛門,直插南安郡郡治豲道縣。
而此時的羌人五部,並沒有意識到漢人已經進軍了。
這會兒他們還忙著互相猜忌,互相內鬥呢。
大雪封路,導致羌人五部必須在南安郡過冬,本身就是客場作戰,無法通過細作來偵查到漢軍的最新動向。
而斥候這玩意兒,大冬天的,最多能撒出去十幾裡地.在漢軍靠近豲道前,他們不可能察覺到。
再一個,如今的南安郡內,並不安穩。
天晴了,雪化了,一些羌人中小部落的首領,也開始變得蠢蠢欲動了。
之前大雪封路,大家是沒辦法,而大部分的糧食也都掌控在羌人五部首領的手裡,為了過冬生存,大家隻能忍著。
可如今,隻要通過豲道身後的狄道,就能返回草原,人心思歸不說之前五部的混蛋拿自己這些人當墊腳石的事兒,是不是也該有個說法了?!
如今是真的不怕翻臉了,大不了帶著部眾退回草原嘛。
草原那麼大,隻要不是跟羌人五部相鄰的部落,你哪兒那麼容易找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