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稍微調撥一下,回到三天前。
重泉縣內,張溪領兵到此,已經有五天的時間了。
當張溪領兵剛剛抵達重泉的那會兒,得知魏軍在臨晉,大荔一線屯兵不動,分析可能是魏軍的糧草補給出現問題的時候,魏延就已經提出過,由自己領兵一萬,進攻大荔縣,試探一二。
這事兒,當時被張溪出於謹慎的原因,給否決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魏軍依然在大荔和臨晉一線按兵不動,沒有任何西進的意思.魏延是一天比一天不滿,一天比一天焦躁。
甚至於在軍議時,魏延直接口出怨言。
“如此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徒耗錢糧,坐視敵軍休養完成補給,錯失戰機.何用也!!!”
真的,說真心的,如果這場軍議就張溪和魏延兩個人,張溪早就一句“魏老匹夫”的懟過去了。
但可惜,這次的軍議,不僅僅隻有兩個人。
不僅有張溪和魏延,在場參與軍議的人,還有張翼,郝昭,胡奮,向寵四人,多少得給雙方都留點麵子。
再一個,如今的張溪和魏延,一個已經四十了,一個已經四十八了,也都是身居高位的人了,不可能再像十年前那樣,一口一個“膽小如鼠”,一口一個“魏老匹夫”的互罵了。
所以吧,魏延雖然口出怨言,但到底保留了對張溪的人身攻擊,而張溪自然不能再次回懟過去。
但魏延的說法,張溪還是需要壓製回去的。
“魏軍勢大卻按兵不動,我軍勢弱卻要主動出擊.魏將軍,自古以來,軍中可有如此用兵之法?!”
張溪冷著臉,立刻反問了回去。
反正氣氛實在說不上多好。
這種氣氛吧,頓時讓郝昭,胡奮,向寵三人,覺得有些如坐針氈。
我軍本來就勢弱,兵力不足,能不能擋住魏軍尚未可知如今要是軍中兩位將軍不合,引起內訌,這可如何是好?!
這個仗,接下來還怎麼打?!
有心想勸兩句吧,但三人對兩位主將的性格脾氣都不算太熟悉,畢竟相處的時間太短了,他們並不知道該怎麼有效的去插入這個對話氛圍。
可不勸吧,軍中不合,本身就是大忌。
也就是張翼,有點無奈的搖頭.這倆又開始了。
當年先帝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張翼跟著張溪和魏延一起作為先鋒軍征戰過,總還是了解這兩位之間的相處風格.跟那個時候比起來,如今的這兩位,相處的氛圍已經算是“溫和”多了。
當年兩個人幾乎指著鼻子對罵,也沒有影響到整個北伐的進軍,相反,兩人甚至可以說是配合默契。
如今這點小口角,真的連爭吵都算不上。
但問題是一個是鎮西大將軍,一個是雍州刺史,前將軍,都是軍中排名前五的名將了,能不能彆這麼讓屬下看笑話?!
再一個.魏軍動向雖然奇怪,但打都不打一下,試都不試一下的就選擇固守,張翼也覺得張溪有點太保守了。
是的,這次張翼,是站在魏延這一邊的。
其他三個人不敢勸,而如果由著這兩位繼續這麼拌嘴,對戰事也沒有任何幫助因此,張翼覺得,自己需要站出來了。
一方麵勸一勸兩人,彆這麼丟人現眼的。
另一方麵,張溪召開這次軍議的目的,本身也是集思廣益,那麼張翼自然也需要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故此,張翼主動出列,先對張溪拱手,說道,“刺史請息怒,刺史所慮者,我等皆知,隻是.屬下以為,魏將軍所言,也未必無理。”
剩下三人一看張翼主動出列趟混水,已經是很驚訝了,一聽張翼的話,那是更驚訝了。
軍中主帥的決策,你張伯恭都敢質疑?!還是在主帥和副帥爭吵的情況下,站在副帥一邊?!
不是都說你張伯恭是主帥一手提拔起來的麼,怎麼的,還能這樣直接橫跳的?!
而接下裡兩位位高權重的將軍的反應,更是讓三個不太熟悉情況的將軍們,目瞪口呆。
受到了支持的魏延,轉頭一看站出來支持他的人是張翼,居然沒有給張翼任何好臉,直接冷哼一聲,都不看人了。
而受到反對的張溪一看說話的是張翼,居然一點不滿都沒有,反而微笑的詢問,“哦,伯恭有何良策,可速速道來。”
這反應.反了吧?!
三位將軍目瞪口呆,但張翼已經習慣了,看都沒看魏延一眼,直接對張溪說道,“屬下以為,魏軍屯兵不進,確實可疑,然如今細作情報傳來,魏軍也不似有缺糧之厄那屯兵理由何在?!”
嗯,這個問題,其實張溪也一直在思考。
剛來的那會兒,張溪分析認為,魏軍屯兵不進是因為糧草問題,但這麼長時間了,一些安插在曹魏軍中的細作總有機會傳出一些情報出來。
魏軍確實有些缺糧,但還不至於到必須停下來,原地等待補給的地步。
作為進攻方,總是按兵不動,實在是說不過去。
這也是張溪一直不肯進兵的原因張溪總有些憂慮,在沒有找到魏軍按兵不動的真實原因之前,他不敢冒著損兵折將的風險,貿然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