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雖然為人自傲了一點,也有點拎不清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但不代表著他是白癡。
就周魴的這個投降信,送到曹休的手裡,曹休其實是不信的。
東吳這些年跟曹魏的戰爭,幾乎沒有處於下風過,這個周魴怎麼就那麼突然的要投降了呢?!
再一個,根據曹休得到的情報,這個周魴出身吳郡陽羨,傻子都知道吳郡是江東孫氏的基本盤。
吳郡出身,又是被孫權一手提拔重用起來,承擔一方守土責任的將領你說孫權對你猜忌,所以你要投降,曹休除非是腦子進水了,否則他能信?!
因此,曹休是真沒在一開始,就相信周魴的投降。
但是吧.當塗縣這個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隻要拿下了當塗縣,就掃清了淮南重鎮壽春城西北側的防禦,建立了進攻壽春的跳板。
之後不管是掃清壽春周圍的防禦,還是直接進攻壽春,都有了一個不錯的前進基地。
最重要的是,當塗縣距離汝南不遠,即使有陰謀,曹休隻要及時撤兵,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因此,曹休固然不信任周魴,但還是按照勸降流程,給周魴回了一封信。
內容隻有一個,那就是質問周魴——我憑什麼相信你是真心要投靠我大魏。
然後曹休就接到了周魴言辭懇切的一封回信,以及一截斷發。
周魴斷發明誌,向曹休表達了自己投誠的誠意。
這個誠意,確實讓曹休動容了。
這可不是在現代,現代人每個月都得去剪一次頭發,斷發啥的,早在理發店裡斷習慣了。
稍微對古代禮製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年代,曹操割發代首,夏侯惇拔矢啖睛,都是這種禮製的體現。
順帶一提,斷發,在這個年代是一個很嚴重的刑罰,叫做髡刑,是一種非常大的恥辱性懲罰。
周魴斷發,其實就相當於用自己的腦袋向曹休保證,自己是真心投降的。
麵對這樣的投降誠意,曹休真的有點信了。
但,也僅僅是有點信了,他依然不敢完全相信周魴。
沒辦法,前兩次被人坑的有點慘,每當曹休覺得自己勝券在握的時候,總會有個姓周的跳出來給他當頭一棒。
雖然周瑜是廬江周氏,周魴是吳郡人,兩人既不是一家人,也不是一個檔次的但是吧,小心點總是沒錯的。
根據細作的情報,周瑜如今屯兵江夏,已經把自己的治所從西陵遷到了夏口,擺出了一副可能沿漢水北上威脅襄陽的架勢,確實不太可能再跑來淮南指揮作戰.也正基於此,曹休才會有半信半疑的態度。
要是周瑜領兵到了淮南,曹休半個字都不會信周魴的.鐵定又是那周瑜老兒在坑人。
但如今,周瑜不在淮南,曹休頓時覺得,自己可能有機會,借著周魴的這個投誠,對淮南做點什麼。
甚至弄好了,收回淮南,切斷青徐和江東之間的聯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兒。
可這事兒,曹休冷靜下來,仔細想了好一陣,覺得吧,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還是那句話,朝廷不同意,曹休沒有假節之權,很多事情,他說了不算。
曹休能直接調配的汝南駐守兵力,隻有三萬人,想要依靠這三萬人去進攻壽春,哪怕有周魴這個帶路黨,也不可能對壽春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其次,曹休能調度的糧草補給,隻有汝南一地,要進行本土防守戰,糧草倒是綽綽有餘,但如果是主動發起進攻,曹休囤積的糧草,最多隻能支撐兩個月的作戰軍用,如果兩個月內不能完成作戰目的,他就必須退兵。
曹休到底是吸取了前兩次戰敗的教訓,對於壽春的防禦,他現在是一點都不敢小覷。
在曹休的預計中,即使周魴是真心實意的投降,願意當帶路黨,真要進攻壽春不順利,打上三五個月乃至半年,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糧草儲備根本不足。
最後,也是最要命的一個問題——曹休一沒天子詔命,二沒有假節之權,擅自發動對東吳的軍事行動,沒有大義名分。
太多的不利條件放在眼前了,曹休就算想出兵,也需要好好的掂量一下。
但.曹休終究是曹休。
一個是性格上的缺陷,自大狂傲,另一個,則是在關中戰事刺激下,曹休也迫切的需要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