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援兵(1 / 2)

大漢北軍統帥吳懿,奉諸葛亮調令,自秦州入散關,正在全力往槐裡縣方向進軍。

但進軍速度上,吳懿已經連續被諸葛亮催促了兩次了。

吳懿也想加快行軍速度,但他真的做不到啊。

真不是吳懿無能,而是關中的局勢變化太快了。

吳懿從秦州整軍出發的時候,得到的軍令是秘密調遣入關,做好第三次北伐的相關準備。

因此,吳懿在進入散關後,是直接渡過渭河,打算從左馮翊地區秘密進入長安的。

可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吳懿就接到了諸葛亮的第一封催促信。

從諸葛亮的來信中吳懿得知,魏軍突然大舉進攻關中,雍州刺史張溪已經領兵前往左馮翊阻攔魏軍主力,而右扶風地區兵力嚴重不足,諸葛亮生怕右扶風有失,趕緊下令給吳懿,讓他往右扶風地區移動,做好接應右扶風的準備。

那個時候,郭淮還沒有突破右扶風的堡壘群,因此諸葛亮在信中的語氣也不是特彆著急,隻是讓吳懿掉轉進軍方向,做好支援右扶風的準備而已。

這隻是一個以防萬一的軍令而已。

可誰知道,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裡,關中形勢突變,先是右扶風的郭淮突然率領兩萬騎兵殺出,一舉突破了堡壘群的防守,深入右扶風內地,被柳隱艱難的擋在了槐裡縣。

接著就是張溪識破曹真詭計,但撤退時間不足,被困在重泉,據城死守。

幸好諸葛亮出於謹慎起見,提前做了安排,一方麵讓趙雲的涼州軍團提前入關,另一方麵,又給吳懿寫了一封催促信,讓他儘快行軍渡過渭河,支援槐裡,保障長安側翼安全的同時,最好能選擇機會,重創右扶風魏軍。

這次的信件裡,諸葛亮不僅給出了右扶風魏軍的詳細情報,同時語氣也變得比較嚴厲,近乎是以命令的語氣,要求吳懿必須儘快領兵支援到槐裡。

這個命令,可把吳懿給坑苦了。

早知道自己的最終目的地是槐裡縣的話,吳懿當初就不會在剛過散關的時候就率軍渡過渭水,走左馮翊郡這條路線了,而是選擇順著右扶風郡直接東進眉縣不就好了?!

現在好了,吳懿在左馮翊,去長安倒是方便,但是去槐裡不僅是兜了一個大圈,還隔著一個渭河呢。

如今這個時代,要想渡河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必須選擇合適的渡口,有足夠的船隻,這樣才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渡河的任務。

可不是隨便什麼地方都能渡河的。

擺在吳懿麵前的,其實有兩條路。

一個,是繼續往東進軍,先抵達長安,利用長安附近的幾座渭橋過河,然後在轉頭往東南方向走,去支援槐裡。

可如果這麼做的話,中間的路程可就太長了.等吳懿領軍到了槐裡,十有**槐裡都已經失守了。

另一個,就是在左馮翊就近尋找一個合適的渡口,搜羅附近的船隻,先渡過一部分士卒去,然後帶著這一部分士卒去支援槐裡,後麵的大軍繼續渡河,從後跟上。

這是最節省時間的辦法,但也有一個缺點.兵力過少的話,縱然能支援到槐裡,但對魏軍的反攻,恐怕也會有心無力。

然而,吳懿必須做出一個選擇。

其實吧,也沒啥好選擇的了,諸葛亮的第二封信裡,已經說的很明確了。

支援槐裡,拱衛長安側翼,就是目前吳懿的第一要務。

至於能不能對右扶風的魏軍發動反攻,諸葛亮隻是提了一句,前提條件還是“擇機”.吳懿其實根本不需要多想。

稍微做了一下衡量後,吳懿決定,選第二種方案,在渭河上找一個合適的渡口,搜羅船隻,先把一萬北軍渡過渭河去,然後自己率領這一萬人,前往支援槐裡。

剩下的兩萬北軍,則在馮習,張南二將的率領下,陸續渡河,最後在槐裡重新完成集結。

吳懿為了搶時間支援槐裡,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斷但依然耽誤了幾天的時間。

沒彆的,船隻可不好找。

如今的右扶風,已經是戰區了,雖然魏軍被暫時擋在了槐裡縣以東,但誰能保證魏軍不會繼續長驅直入,一直攻到散關,占據整個右扶風呢。

因此,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多少商人和船隻還願意在右扶風地區逗留的,而僅靠那些沿岸漁民的漁船,要渡過一萬人去,確實需要好幾天的時間。

這是客觀因素造成的,這個吳懿也沒辦法。

其實吧,真要說起來,其實關中地區也不是沒有水軍.大漢在這裡,有一支水軍,是黃權這些年在關中好不容易才搭建起來的。

但問題是,最近這些年,關中到處都是要花錢的地方,張溪手裡的那些財政撥款全都用來改善民生了,對黃權組建水軍的事兒確實也不太上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