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祗忽悠著麾下的烏合之眾繼續往槐裡縣前進,而槐裡縣城外的郭淮軍和吳懿率領的北軍,終於是見到了麵,並且已經準備開戰了。
郭淮早早的就領兵嚴陣以待,而吳懿也沒有放輕敵的錯誤,早早下令士卒做好了戰鬥準備。
雙方在槐裡城下麵對麵,吳懿一看郭淮軍的列陣方向,自然就明白郭淮早有防備,想要用突襲取勝,已經是不可能了。
而同樣,郭淮一看吳懿領軍的行軍速度,軍容嚴整,也知道敵軍將領並非泛泛之輩,想要打敵軍一個立足未穩,恐怕也不現實。
雙方都明白,這恐怕就是一場硬碰硬的戰鬥。
但郭淮有信心。
自己有一萬一千步卒,外加五千騎兵,麵對敵軍八千步卒和槐裡城內的三千殘軍,怎麼想都不會輸。
尤其是騎兵,給了郭淮強大的底氣。
因此,郭淮在兩軍列陣完畢後,率先發動了進攻。
一方麵,搶攻可以有效的提升士氣,顯示自己底氣十足,另一方麵,郭淮也不認為自己到了需要被動防守的地步。
畢竟自己是兵力和戰力的優勢方。
當然,郭淮到底也是名將,有著自己作為名將的謹慎和作戰方式。
郭淮並沒有一開始就大軍壓上,全麵進攻,而是讓秦朗率領五千騎兵運到到側翼壓陣,自己指揮麾下的五千步兵發起進攻。
這是試探性的進攻,郭淮需要了解對手的步兵戰力,同時也需要看一下敵軍將領的指揮方式。
而吳懿的應對,就相對簡單粗暴了許多——全線壓上。
站在吳懿的立場上,這麼做也是正常的。
吳懿隻帶了八千北軍提前趕到了槐裡,身後的援軍距離自己還有兩天的路程,而駐守在槐裡城內的守軍,吳懿也不敢指望,他必須在一開始就儘全力應戰,占據主動。
所以,當郭淮派出五千士卒試探性進攻的時候,吳懿沒有任何猶豫的選擇了全線壓上。
然後郭淮就傻眼了。
倒不是傻眼吳懿的應對,郭淮這點經驗還是有的。
真正讓郭淮傻眼的,是漢軍的戰鬥力。
五千魏軍對陣八千漢軍,郭淮確實想過自己的士卒可能會處在下風,但.雙方交手不到一刻鐘的時間,郭淮就發現,自己的前沿士卒就有支撐不住的跡象。
這太出乎郭淮的預料了。
郭淮其實跟大漢北軍交手過,那是在五年前蜀漢的二次北伐時期,當時郭淮率領著曹魏的中央禁軍精銳,對陣剛剛成軍不到兩年的大漢北軍。
結果是中央禁軍可以壓著大漢北軍進攻,雖然打的有點費事兒,但依然還是占據上風的。
因此,郭淮得出了一個結論,蜀賊的所謂精銳北軍,大概就是略強於大魏普通郡兵,但弱於中央禁軍的程度。
如今郭淮進攻右扶風的軍團,確實不再是中央禁軍,而是司隸地區的郡兵,戰鬥力略微遜色於蜀賊北軍,郭淮是有預期的。
但即使總體戰力不如,在郭淮看來,短期內擋住蜀賊北軍的進攻,應該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一刻鐘的時間內就被打的陣型不穩,有潰敗的可能,這不是略強於郡兵的戰鬥力,而是兩者之間的戰鬥力有著明顯的差距。
大魏的中央禁軍也不可能在一刻鐘內徹底擊潰地方郡兵啊。
再回頭仔細觀察蜀賊的軍械裝備跟五年前遭遇的那支蜀賊北軍的大差彆沒有,但小細節上,還是有一些差彆的。
五年前的蜀賊北軍,跟大魏的中央禁軍一樣,幾乎是做到了一線作戰部隊全員覆甲的程度,手中的軍械也都鑄造精良,這才能有比較高的戰鬥力。
而如今的蜀賊北軍,在繼承了這些特點的基礎上,最大的區彆,就是軍械的不同。
五年前的蜀賊北軍,除了數千士卒保留了奇怪的兵器外,大部分士卒的作戰兵器都是長槍配苗刀可如今,蜀賊的士卒在兵器的使用上,更加的五花八門了。
不僅有長槍,長戈,還有奇怪的盾牌,苗刀,以及一種類似長戟,但側刃帶勾的奇怪兵器。
而就是這些奇怪的兵器互相配合,導致魏軍的前鋒應對不利,陷入全麵被動的局麵。
這是軍械上的變化,而陣型上的變化,也讓郭淮感到一陣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