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曹休,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這是不是東吳軍故意設的陷阱了,隻能選擇在軍心沒有徹底散亂前,往西側一搏。
因此,在通過下蔡,正式返回汝南境內後,曹休派出了張特,讓他領兵五千,往汝陰方向前進。
目的,是防止汝陰縣的東吳軍主動出擊,前來攔截自己。
而曹休自己,則率領剩下的三萬士卒,在中途轉道,往汝陰西側大道進發。
按照曹休的計劃,隻要張特能攔住陸遜,而身後的薛喬能拖延東吳的追兵一段時間,同時徐質已經占據了潁陽,並且察覺到自己撤軍的路線,主動出兵接應.那自己帶領的三萬大軍,還是有安全撤出去的可能。
而隻要有了這三萬士卒在手,東吳軍就算有五萬之眾,在汝南境內打防禦戰,曹休還是不怕的。
畢竟汝南是曹休經營多年的地盤,而東吳軍的野戰能力嘛,懂得都懂。
曹休的計劃很好,但,隻是計劃很好而已。
首先,是薛喬能不能攔住從壽春一路追擊過來,並且彙合了徐盛軍的東吳追兵.這個問題真不用多想。
薛喬從來不是什麼名將,他隻是曹休的心腹而已,統兵作戰的能力是有的,但也隻是有限。
而追擊曹休的東吳將領裡,不說丁奉,徐盛,就是孫盛都比他能力要強。
更彆說,薛喬隻帶著五千士卒,要阻擋的,卻是東吳三萬士卒的追擊。
根本擋不住。
而且這裡麵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因素:大家都在跑,憑什麼要我們來斷後。
這就是薛喬率領的士卒,在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
如果曹休選擇自己親自領兵斷後,那可能還有點效果,畢竟主帥親自斷後,給士卒們爭取逃跑時間,這算是身先士卒。
跟隨這樣的主帥作戰,士卒們不用擔心自己會被當做棄子。
可你曹休帶著主力部隊突圍說好聽點是突圍,說不好聽點就是逃命,卻把我們留下來斷後?!
士卒可不會像曹休那樣,時刻擔心前方會不會出現東吳軍的攔截,他們沒有這樣的戰略眼光。
在普通士卒的眼裡,他們已經從淮南逃出來了,逃回汝南了,憑什麼你們先撤,我們還要去阻擋東吳軍的追兵?!
這樣的士卒,抱著這樣的想法,又遇到了一個並不是太擅長指揮作戰的將領能有多少的戰鬥力?!
薛喬率領的斷後軍,在遭遇到東吳追擊軍團的時候,幾乎是一觸即潰,連一天的時間都沒有給曹休爭取到。
而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張特率領的軍卒身上。
汝陰可能有東吳軍的事兒,根本瞞不住,而張特的對手,又不是那個驕傲自負到妄自尊大的諸葛恪,而是有當世前五統帥能力的名將陸遜。
所以嘛,陸遜輕易就擊敗了張特率領的五千攔截軍,也開始加入到尾隨追擊曹休軍主力的隊伍中來。
陸遜就沒想過這次作戰一定要留下曹休。
當然,如果能留下曹休自然是最好,那樣汝南就可以不戰而定了,但如果不能,儘力的殺傷魏軍主力,削弱魏軍戰力,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隨著陸遜從側翼開始對曹休主力展開追擊,而後方的東吳軍也開始慢慢的追殺上來曹休率領的三萬主力魏軍,終於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混亂潰散的情況。
這個時候,曹休寄予厚望的徐質,依然還呆在潁陽縣沒動,距離曹休至少還有五十裡的路程。
五十裡的距離,不遠不近,如果曹休不管士卒自己一個人跑,當然是能跑出去的但這三萬士卒,可就不一定了。
曹休那個愁的這五十裡,自己到底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