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現在的司馬懿,超級懷念夏侯霸當年給自己當護軍的時候,夏侯霸雖然也沒啥戰陣經驗,但他是真的能聽得進自己的解釋,也能拿出自己的判斷。
這個曹爽,隻會拿著子詔命事兒,鬨得司馬懿實在是難啊。
調兵的事情,因為護軍的反對,隻能是不了了之。
不是司馬懿不能堅持原則,而是這種事情,就算打官司到大魏子麵前,司馬懿都贏不了.護軍的職責,是協助主帥處理軍中事務,同時也是在關鍵時刻節製主帥的。
很顯然,曹爽對第一個責任根本沒當回事,他就盯著第二個責任乾了。
而隨後事態的發展,更加讓曹爽得意,司馬懿揪心了。
曹爽得意的地方在於,在接下來一直到年底的這段時間裡,洛陽方麵沒有任何大動作,兵力也始終保持在原本的七萬人左右。
似乎印證了曹爽的判斷,蜀賊的目的,不是要先發製人,而是跟上次一樣,打洛陽防禦戰。
可司馬懿是越看越揪心啊.以諸葛亮之能,如果是隻想打洛陽防禦戰的話,直接在洛陽地區增兵三萬,湊足十萬兵馬,足以防衛洛陽,根本沒必要搞這麼大規模的動員。
可現在,魏軍細作依然不斷的傳來消息,蜀賊在荊州,關中等地大肆集中兵力.總不能是因為蜀賊軍糧太多,吃飽了撐的吧?!
為此,司馬懿不得不主動上奏給朝廷,向子再三明情況,希望朝廷能夠有所警覺,做出戰略改變。
但.司馬懿的疏奏,一去如石沉大海一般,毫無音訊。
倒不是曹叡沒看到司馬懿的奏折,也不是曹叡突然變成了糊塗昏君了相反,其實曹叡很注重司馬懿的疏奏。
曹叡其實還是認可司馬懿的判斷的,蜀賊這麼大規模的動員,肯定不是打一場洛陽防禦戰這麼簡單。
但是呢,曹叡覺得,自己其實現在有兩個選擇的。
一個,是聽從司馬懿的建議,重新調配兵力布置,由進攻準備進入防守準備,阻擋蜀賊可能發動的進攻。
隻是,這個做法,太被動了。
這些年,曹魏基本都是這麼一套應對思路,然後等待曹魏的就是丟了關中丟河洛,現在連兗州都麵臨的風險。
繼續這麼乾下去,曹叡是真的不覺得,司馬懿有能力可以守住河洛和兗州。
因此,曹叡覺得,是不是可以采取第二個應對方式——提前發動對洛陽的攻勢。
現在固然沒有做好全麵進攻洛陽的準備,但是發動一波攻勢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主動進攻洛陽,必然會打斷蜀賊的動員準備,讓蜀賊從戰略進攻被動的轉入戰略防守.也許這麼一來,反而能破壞掉蜀賊這次的進攻準備。
這個,就是曹叡現在的想法。
但是,曹叡也知道,這個事情事關重大,他不能自己拍著腦袋決定,為此,他不得不召集自己的狗頭軍師們,一起商議這個事情。
自從陳群和曹真相繼因病過世後,曹叡借此收回了不少的決策權,達成了前所未有的集權。
但曹叡到底還是一個腦子清醒的主君,他知道之現在雖然有了足夠的決策權,但不是什麼事情他都能做出最準確的決策,所以他還是需要臣子給他足夠的建議。
而就在這樣的權利結構下,陳矯和滿寵代替了原來陳群和曹真的位置,進入了決策層,但卻隻有建議權,而沒有足夠的決定權。
同樣的,孫資和劉放這兩個饒地位,也得到了不的提高。
這兩人以前在大魏朝廷內部,隻負責政務,軍務他們是沒有插嘴的權利的但現在,因為曹叡的收權和需要,他們有了參與軍務的權利。
這種權利結構就意味著,隻要有人能夠堅定曹叡的想法,那麼曹叡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來決定所有軍政。
但很顯然,孫資和劉放兩個人,他們的權利來源就是曹叡,這兩人是絕對不會去反對任何曹叡提出來的想法和決策的,隻會想辦法去替曹叡的想法尋找合理的理由支撐。
而陳矯和滿寵兩個人.這個時空的滿寵可不是曆史上的那個滿寵,他沒有撈到拿孫權刷經驗的機會,在軍務方麵雖然有些自己的看法,但威望不夠。
而陳矯.他常年居於二線,是前麵有能力的人都死光了才靠著資曆被拉上來充數的,他的話語權還不如滿寵呢。
所以,這個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其實也沒啥好討論的了。
最終曹叡決定,提前讓司馬懿發動進攻洛陽的戰略,在開春後立刻出兵,反攻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