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翼反對的理由也很簡單——自家兵少。
一旦放棄堅守孟津渡,把敵軍放出來打,那麼就等於是兩萬多漢軍要直麵七八萬魏軍的進攻,從兵力優勢的角度講,這麼做並沒有任何勝算。
倒不如繼續堵著孟津渡的南門,一路拚消耗,不定還能多撐一點時間。
王昶也不得不承認,張翼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這麼以來,張翼就必須麵臨自己七八倍兵力的魏軍圍攻,而王昶帶來的兩萬弘農郡兵,除了幫助張翼鞏固一下兩翼防線外,根本什麼忙都幫不上。
偏偏王昶還無話可,因為親自賭住孟津渡的,是他張翼本人.人家是用自己的命在爭取時間,並不是拿彆饒命當炮灰,你讓王昶能什麼?!
好在張翼的堅持,也不是沒有任何收獲的他終於是撐到了張溪領兵抵達。
而張溪領兵抵達孟津渡附近,從王昶那邊了解了具體情況後,立刻開始琢磨著,怎麼坑一把孟津渡的魏軍。
要坑人嘛,首先肯定是要出其不意.這樣的話,就不能讓魏軍察覺到自己已經領兵來援了。
為此,張溪不惜再折騰一次,偃旗息鼓的領軍後撤三十裡,隻留下王昶所部在孟津渡外圍防守。
其次呢,張溪下令讓張翼放棄堅守孟津渡南門,後撤跟王昶軍彙合,把魏軍放出來。
最後,張溪會讓王昶詐敗,往自己所在的方向撤退,等到魏軍追上後,張溪就會用從諸葛亮那邊磨來的諸葛連弩,教一教司馬師和夏侯霸怎麼做人。
招數不算新鮮,但這種套路,不知道讓多少將軍吃過虧,上過當有時候在戰場上啊,越是簡單的計策,反而越容易成功。
無他,形勢所迫爾。
敵軍不敵敗退,你追不追?!
不追?!
浪費戰機,給列軍重整旗鼓,收攏敗兵的機會。
追.中埋伏的可能性也不的。
這就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
而一個優秀主帥要做的,就是儘量的誘導敵軍主將,讓他誤以為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從而增加他中計的概率而已。
當然,如果沒成功,也沒啥好氣餒的戰場上就是如此,算無遺策,就是個形容詞而已,沒人能真正做到的。
反正招就是這麼一個招,能不能上當,就全看王昶這場戲演的真不真,以及司馬師到底會不會上當而已。
而此時的司馬師.實話,他現在很猶豫的。
眼看著,自己好像真的能攻下孟津渡了。
攻下孟津渡,獲得了突破口之後,自己完全可以跟夏侯霸一起,率領八萬大軍一舉進攻洛陽,一雪前恥.可問題是,這麼做,好像違背了父親的戰略規劃。
當初父親曾經送來軍令,嚴格強調,進攻孟津渡,隻是一場佯攻,目的是吸引蜀賊往孟津渡分兵,給父親偷襲洛陽創造機會.所以啊,打孟津渡,是需要控製好一個度的。
既要製造出對孟津渡的壓力,同時也不能真的完全攻下孟津渡。
否則的話,就憑那個叫張翼的蜀賊將領帶領的不到四千兵馬,還想守著孟津渡南門?!
是的,張翼能守衛南門守到現在,完全是司馬師在放水的結果。
但是吧,這個仗,打到這個份上司馬師漸漸的感覺有點不對勁了。
王昶領兵來援的事兒,司馬師其實也知道,畢竟王昶來了好久了,司馬師的部隊雖然被張翼堵住了,但派出一些偵查斥候還是能做到的。
按理來,王昶都已經被抽調過來快大半個月了,自己的父親在洛陽那邊應該已經有結果了如果是勝了,偷襲洛陽成功,麵前的蜀賊應該是早就該撤軍了。
可如果是敗了那自己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