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溪確實不喜歡孟達,但在戰場上,張溪顯然也不希望孟達去送死。
王昶的這個謀略,確實是個好方法,但同樣的,這個方法的危險性也非常的大。
魏軍是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奪取浮州,切斷他們後路不管的,因此,對浮州,哪怕孟達能輕易奪取,也彆想輕易守住。
給孟達加派了一個柳隱當副手,並不是張溪不信任孟達,相反,是張溪不希望孟達冒險出意外,給他上的一個保險。
畢竟,柳隱心思細膩,而且擅長防守,當年槐裡城一戰,讓柳隱擅守之名,傳遍下。
當然,孟達怎麼想的,張溪並不知道,但軍中主帥既然是張溪,那麼張溪做出什麼樣的安排,孟達都隻能接受。
就這樣,在確定了作戰計劃後,孟達帶著柳隱為副將,在黃權還剩下的黃河水軍接應下,領軍五千人,進攻黃河中心的浮州。
之所以隻有五千人,一方麵是因為那個河心浮州的地方真不大,容不下太多人作戰,另一方麵,從補給角度來講,隻能依靠黃權水軍運送補給的孟達軍,人數少點,補給壓力就輕一點。
畢竟,一旦奪取浮州,孟達也是需要堅守一段時間的。
而這段時間內,張溪自然也不能閒著,他要在孟津渡正麵給魏軍足夠的壓力,讓司馬師不敢抽調太多的兵力去反攻河中心浮州,策應孟達所部。
這是一場既考驗堅守能力,同時也考驗彼此策應配合能力的作戰。
司馬師和夏侯霸兩人,也終將迎來了自己真正的考驗。
而就在孟津渡準備大打出手的時候.南陽,宛城。
經過了這大半個月的準備,宛城的北伐大軍,終於是集結完畢了。
薑敘率領的秦州郡兵和龐德率領的涼州騎兵終於是到位了,北伐可以正式開啟。
徐庶一邊讓馬岱率領羌胡遊騎先一步出發,去給洛陽的諸葛亮傳遞軍報,另一邊,直接誓師,發動北伐,帶領主力大軍,往潁川郡的襄城而去。
浩浩蕩蕩近十五萬兵馬往潁川郡而去,早有曹魏的細作,把這個事情傳遞到了許昌,放到了陳泰和郭淮的麵前。
兩個人對此,是一籌莫展。
如今潁川郡所有的郡兵加起來,也不到四萬人,這個兵力差距,未免有些太大了。
如果隻是兵力差距的話,其實倒也好辦,司馬懿在陳留郡留了一手,那邊有五萬兵馬並沒有跟隨司馬懿反攻洛陽,抽調一部分過來支援的話,兵力差距能稍微縮一些。
真正讓陳泰和郭淮感到無奈的,是潁川世家的態度變化。
如今的潁川世家,在態度上,跟兩年前,有了不的變化。
一方麵,是因為五年前的那場洛陽反攻戰,大魏打的雷聲大,雨點,雖然在潁川打了一場漂亮仗,但在洛陽方麵,反攻戰是以失敗告終的。
這讓潁川世家對曹魏是否能奪回洛陽有了疑慮。
另一方麵,隨著兩年前陳群的病逝,潁川世家內部在大魏朝中失去了最後一個有話語權的人物,而陳泰被視為陳群的繼任者,卻依然被大魏朝堂放置在潁川,這引起了潁川世家們的不滿。
自從二荀過世以後,潁川世家們在大魏朝廷中的影響力是日漸下降,而隨著陳群的過世,潁川世家失去了最後一個政治領袖,在大魏朝堂中的權利更是全麵衰退,被河北世家和河洛世家全麵壓製。
而大魏子曹叡,對此似乎也沒有任何要安撫的意思,如今的大魏,基本都是河洛世家和河北世家了算那潁川世家為什麼還要繼續堅持為大魏效忠呢?!
再加上這些年,坐鎮洛陽的諸葛亮,也沒有少用各種手段拉攏潁川世家大族們,而大漢的朝堂結構,也讓潁川世家們看到了他們投靠過去,能繼續保證自己利益的可能。
第一個就是代言饒問題大漢朝堂上,潁川世家有兩個然的代言人,而且全都位高權重。
張溪和徐庶。
雖然這兩個人都是寒門出身,但他們終究是潁川人啊。
在這個鄉土觀念極其濃厚的時代,同為潁川人就是然的聯係紐帶,而這兩個人,一個是大漢的驃騎將軍,托孤大臣,另一個雖然職位不高,但資曆深厚,需要的隻是一個機會,立刻就能身居高位。
如果以這兩個人作為自己的代言人,潁川世家選擇投靠大漢,在朝中立刻就能掌握一定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