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退兵和追擊(1 / 2)

到了司馬懿,徐庶,諸葛亮這個級彆的戰略家層次,真就是一個山上的狐狸,誰也彆跟誰玩什麼聊齋。

司馬懿的戰略目的,通過徐庶等饒一方連蒙帶猜,其實已經分析出了個七七八八。

是,一開始司馬懿的主要顧慮,還是後路的魏延帶來的威脅,但當司馬懿思考後撤的可行性後,同樣也發現了這是一招拖東吳下水的妙眨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一招也許瞞不過像徐庶,陸遜這樣的智謀之士,但隻要自己一退,徐庶不可能不追,而陸遜,也不可能放著這麼好的機會不利用,不去搶占兗州的郡縣。

這是彼此利益需求,不是誰忍住就能忍住的。

這是一個近乎無解的陽謀。

如今蜀賊勢大,魏軍後方不穩,司馬懿需要收攏兵力,壓縮防線,解決後方的威脅,所以他必須退兵。

而司馬懿一退,徐庶不可能放任司馬懿保存實力離開,因此必須跟上,同時也可以配合魏延所部前後夾擊,爭取一戰破敵的機會。

至於東吳方麵,蜀賊雖然勢大,但東吳在淮南和徐州的兵力充足,並不懼怕蜀賊.再加上東吳特有的占便宜屬性,哪怕陸遜能忍住,孫權都不一定能忍住這麼大的地盤誘惑。

因此,拖東吳下水這件事,司馬懿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

至於兗州沒辦法,仗打到這個地步,他司馬懿當然是要負主要責任的。

可是,如果能在保持原有兵力損失不大,實力不損的情況下,用兗州作為擋箭牌,擋住蜀賊繼續北上的步伐,在司馬懿看來,也不是不能接受。

當然,朝廷方麵可能不會太接受這個局麵,因此,司馬懿還需要想辦法,剿滅魏延所部的兵馬,進一步的削弱蜀賊的實力這樣才能勉強交代的過去。

因此,司馬懿按照自己的原定計劃,開始逐步撤軍。

對於自己的撤軍行動,司馬懿也知道,以徐庶的智謀,大概早晚會看出破綻來,為了儘可能的拖延時間,司馬懿決定冒一次險。

他讓曹爽帶領第一批士卒率先撤軍前往濟陽,跟高堂隆彙合,自己則留在雍丘,最後一批撤軍。

一方麵,可以在蜀賊發現貓膩的時候,用自己的身份繼續迷惑蜀賊,另一方麵誰斷後都不如自己斷後來的放心。

隻是,司馬懿也沒有想到,僅僅在自己安排撤軍的第二,蜀賊就發現了貓膩,城外的陳泰所部營寨就遭到了試探性進攻。

也虧得這個時候撤軍才剛剛開始,陳泰還在營寨內,並沒有第一批撤離.在陳泰的指揮下,魏軍有驚無險的擊退了蜀賊的進攻。

而陳泰也趕緊的派人去跟城內的司馬懿彙報,同時請示下一步的行動。

司馬懿在得知陳泰在擊退蜀賊後並沒有出城追擊,就知道事情要麻煩了。

一方麵,司馬懿讓陳泰加快撤軍速度,儘快在城外完成撤軍事宜,另一方麵司馬懿隔直接登上了城樓,親自指揮作戰。

這事兒吧,本來司馬懿是不著急這麼做的。

一開始司馬懿是沒打算立刻露麵,他想先讓雍丘城剩餘的士卒先守一,等到場外的徐庶有所懷疑的時候,自己再主動露麵,這樣才會效果更大。

畢竟,計謀這個東西,算計的就是人心。

一開始司馬懿選擇不露麵,就是為了引導徐庶去猜測自己是不是已經撤軍了.而徐庶認為自己已經撤離雍丘的時候,自己再突然露麵,等於是直接推翻了徐庶之前所有的猜測。

到了那個時候,徐庶隻會認為之前司馬懿不出現,就是故意在誤導他往撤軍的方麵想,實際的目的還是在雍丘城堅守徐庶會自我否定之前的所有猜測,堅信司馬懿和大軍都在雍丘城內。

哪怕之後司馬懿真的撤離了雍丘,一時半會兒之內,徐庶也不會再懷疑。

這是司馬懿的原計劃.可這個計劃,因為陳泰的提前暴露,導致不可用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